篇1: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三单元能量目标检测题(无答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三单元能量目标检测题(无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六年级科学单元练习题(三)【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得分(在本单元中,我们要去探究电与磁的秘密。在探究中,我们会逐渐发现一个不断变化的能量世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关。)一、我能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11分)1.电源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比直导线强多了。 ( )2.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 )3.电磁铁通电时有两个磁极,断电后仍然有两个磁极。...
图片详情:
![]() 篇2: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3.2斜面 说课(课件18张PPT)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3.2斜面 说课(课件18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8张PPT)说课《斜面》设计理念创建真实探究任务,优化探究思维过程。CONTENTS录目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目标制定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运下来搬上去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斜面并不陌生,比如山、公路上的斜坡、商场的斜坡式自动扶梯、公园里的滑梯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虽然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这些工具都已经有认识、有了解,但是并不知道这些工具和斜面有关。学生对斜面作用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的认知,还是十分欠缺的。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探究,在探究中体会到斜面的作用。另外,老师还需指导学生收集科学数据,合理分析来说明结论。科学观念斜面...
图片详情:
![]() ![]() 篇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专项练习(含答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专项练习(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画图题专项练习答案一、找出以下轮轴的轮和轴二、请分别标出下面各图中的三个点,并说明它们是哪一类型的杠杆。三、请你在左图中用箭头补充完整压力在拱形中的传递;(2)为了增加拱形的抵抗弯曲能力,一般我们采用什么办法?请在右图中画出来。四、杠杆尺1、给你2个钩码怎样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2、怎样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五、把植物图片和相对应的名称连起来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轮轮轮轴轴轴轴轴轴轮轮轮用力点支点省力阻力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阻力点用力点费力...
图片详情:
![]() ![]() 篇4: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1.1放大镜 课件(14张PPT)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1.1放大镜 课件(14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4张PPT)肉眼最多只能看清0.1mm的微小物体放 大 镜大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和红色圆片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放大镜的作用不同镜片观察几种物体的比较放大镜的镜片 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特点中间厚两边薄薄厚均匀中间薄两边厚红色镜片中间厚两边薄不透明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凸透镜研讨:判断以下镜片是不是凸透镜√√×√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比两边厚,且透明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这一特点,把透明水...
图片详情:
![]() ![]() ![]() 篇5: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 教案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工具与机械单元的第7课,在这之前的六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杠杆、轮轴、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等简单机械,体会了他们的作用,和之前的2到6课一样,本课是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斜面,认识斜面的作用。教科书共两页,分为两部分。包括研究斜面有什么作用和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两个活动。在前面一系列简单机械原理和作用研究的帮助下,通过认识斜面,提出“斜面是否能够省力”的科学问题,设计出简单的对比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可以获得对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省力原理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是有利用“斜面”搬运重物的生活经验的,知道利用斜面可以...
图片详情:
![]() 篇6: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案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亲历直导线实验探究建构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性的认识。科学探究目标模仿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能够运用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的性质,检测废电池是否有电。科学态度目标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细致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合理进行推测、严谨开展实验、有根据地得出结论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人类生活。在检测废电池活动中体会重复使用、节约能源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通电后的导线和线圈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图片详情:
![]() ![]() 篇7: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案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电和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有两个主要活动:1.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2.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在教学中要注重活动链接和层次性,教材安排两条线,一条是思维线,同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形成电和磁的必然联系;一条是活动线,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让活动帮助推动思维、解释的发展,形成一个丰满的,有深度的电磁现象的认识。【学生分析...
图片详情:
![]() ![]() 篇8: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2.4 谁先迎来黎明课件(共17张PPT)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2.4 谁先迎来黎明课件(共17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7张PPT)太阳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地球上有的地区是“昼”,有的地区是“夜”。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2.4 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你知道,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吗?聚 焦南西东北你知道,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吗?面向外,手拉手,围成圈,在一位学生胸前贴“北京”和“东”,在他的右手边的一个同学贴上“乌鲁木齐”和“西”,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外圈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按照由“西”向“东”、逆时针转按照由“东”向“西”、顺时针转可以重复多次进行模拟观察。实验方法模...
图片详情:
![]() ![]() 篇9: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3.4 改变运输的车轮 教学设计教科版(2017秋) 科学 六年级上册 3.4 改变运输的车轮 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改变运输的车轮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用有轮的车子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四轮小车完成运送物品的任务2.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对转向不灵活的原因进行论证。3.能初步建模,来解决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预期目标——车轮灵活转向。5.能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客观的评价。(三)科学态度目标1.能遵守规则,与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积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2.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能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转向车轮的设计,改变了人类的运输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教学重难点1....
图片详情:
![]() ![]() 篇10: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1.1放大镜 课件(22张PPT)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1.1放大镜 课件(22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2张PPT)一、导入:镜架镜片镜框镜柄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生活中哪些工作会经常用到放大镜?公安人员精密仪器修理工农业科技人员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生活中哪些工作会经常用到放大镜?放大镜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公安人员精密仪器修理工农业科技人员寻找纤维和观察指纹等拆除危险物查看胚芽考古学家研究文物部队指挥官查看缩微地图探险家聚光取火学生观察小动物…………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挑战活动: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镜动,物不动。物动,镜不动。二、聚焦物体名称 肉眼观察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新...
图片详情:
![]() ![]() ![]() ![]() ![]() Tags: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课件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