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中小学生们都会从学校拿回一份课外阅读书单,阅读这些书目并撰写读后感成为孩子们暑期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比起畅销的网络文学和受大部分学生喜爱的侦探小说,这些包含了中外名著的书目在孩子们心中的排行榜是怎样的呢?又有多少是投孩子们所好? 杭州学军中学高一学生徐杰雄的书单包括了学校从杭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征文活动推荐书目中精选出来的10本书。徐杰雄说:“我们只要挑两本来看就行,我挑了《邓小平时代》,还挺喜欢的,它普及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的历史知识,以前没全面了解过,趁着暑假也算是弥补了一片空白。” 然而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像徐杰雄一样,能在书单中挖到“精神食粮”和个性书单。不感兴趣、超出理解能力、读起来吃力乏味等成为很多中小学生把暑期阅读当成一项应付了事的任务的主要原因。 在一家培训机构里,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唐艺函告诉记者:“书单里面有些书,比如《上下五千年》,因为看不懂所以很无趣。开学还要交700字的书评,很有压力。”唐艺函说,同学们普遍都喜欢看小说、童话之类的书籍,班里还刮起了看《福尔摩斯》的风潮。 同在一起补习的浦江县实验小学的三年级学生董紫雯也很苦恼,她说自己依旧喜欢看芭比娃娃,自己很喜欢书单里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变小记》,但由于偏低年级又都是幻想故事,老师不建议她买。“如果允许买的话,我会很乐意看这些书的,甚至开学的600字读后感也愿意写!”她很认真地说。 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学校一共推荐了《追风筝的人》《天蓝色的彼岸》等6本书,3本必读书是《骆驼祥子》《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不感兴趣,他读完之后没有任何感悟,真不知道书评该怎么写。 怎么样才能把阅读从任务变成享受呢?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说,学生对哪些书感兴趣,没必要去干预。“中小学生应该天马行空地多看各类书籍。兴趣是最好的东西,最怕是限制太多,孩子们到最后对什么都没兴趣了,到那时,再去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就和吃药一样,没意义。”冯钢说。 国家心理咨询师、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瑜芳说,学生在暑假更乐意看一些与教材、学习内容距离较远的书,逃离课堂教学,这也是鬼怪、探索类的书籍热销的原因。不过这些书籍看多了会对正在形成三观的孩子们产生自我暗示,扭曲他们的世界观,所以在看的时候还要适量并且有正面引导。 陆瑜芳认为,书单应该在制定了主题后,由学生自己去找相关书籍。但是,如今市场上专门为中小学生撰写的书籍并不多。大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塞和灌输给学生,殊不知“00后”更有个性和想法,他们身上存在着个性要求和不得不服从传统的矛盾,因此书单制定要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适当加一些科幻、探索类的书籍。
Tags:有的,暑假,课外,书单,学生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