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建构手脑联动的课堂教学机制

日期:2012-11-20 23:17 阅读:

建构手脑联动的课堂教学机制

 

                              开县德阳初级中学:吴冲

 

【内容摘要】建构手脑联动的课堂教学机制,需要教师努力探索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渠道和方法。教师只有激活了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禁锢,才能让学生展开手脑联动,他们才会在学习中多动脑,勤动手,勇创新,勤实践。

【关键词】手脑联动  合作探究  课堂延伸 终身学习

陶行知曾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而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要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今天我就来谈谈建构手脑联动的课堂教学机制。(建议以5人至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展开课堂合作探究学习)。

    一、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大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第一步:新课妙导)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一个理想的新课导入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弛状态中吸引过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新课导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思想品德课的几种导入方法: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导入法,典故、寓言故事导入法,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导入法,音乐歌曲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等。如:在上初中二年级下《我们也有人格尊严》一课时,我采用了小品导入法:上课时,我有意坐在学生中间,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家长、教师,针对学生考试失败,家长和教师都不尊重孩子,用恶劣的言行进行有意攻击这位考差的学生,最后叫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这样就能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人学习时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地努力追求,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没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作为牵引和动力,任何学习都是被动和无意义的机械运动。当孩子们怀着追求某个问题答案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去学习时,他获得的每一点知识都会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更加乐于追求越来越多的知识。因此,可以这样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两大法宝,是追求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力。

杨正希是个初三年级的男孩,今年15岁。一直以来他都是在教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努力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成绩很好。但随着中考的临近,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不断地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觉得自己十来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台机器在重复记忆的工作,在学习中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他为了考试、为了父母的要求而学习,而不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为了追求知识而去学习。读书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一种机械的工作,他们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只希望把知识记住,却没能从学习中体会到半点乐趣。实验课本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好机会,却由于各种原因变成了学习的负担,许多学生害怕实践,担心实验效果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我在此呼吁:每位教者上课前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启每位孩子的智慧之门──大脑。

二、解放学生的手和脑。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步:问题提示)

课堂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甚密的一门艺术。而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在追求考试分数与升学的固定模式与僵化的教学轨道上,老师的讲课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页教案,从而完成一堂课。填鸭式教学,目标单一,照本宣科,空讲道理,复习时强抓背诵,考试时“八股式”答题,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空洞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可用处并不大,甚至只是空洞的说教。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老师的教。有些老师拼命的叫嚣,现在的学生太难教,课真的没法上了。实际上是他们束缚了学生的手和脑,没有给学生施展的舞台。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教者应该解放孩子的手和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有限,但几十个人的才智往往能创造出奇迹。班级几十个学生,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给每个同学提供机会,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最后采纳合理的建议,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到自己会动手和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自信心。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处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班级的民主气氛,养成民主习惯。我们在教学的设计中让学生体验到:头脑中装着问题,学习中就有来自内心的动力,枯燥、抽象的知识的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这是一个接受挑战、科学探究并且可以通过动手和脑给他们带来成功感和成就感的过程,使学习变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意识。所以说,我们的高效课堂就是在学生高趣的情况下,让学生们手和脑动起来。

三、展开手脑联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三步:课堂大讨论)

斯宾塞曾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并非是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分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三者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中心,探究学习为手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展开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新教材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主题知识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开展合作探究,并注意营造积极和谐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景的设计,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获取学科知识及其意义。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万能的,每种方式都有他适应的对象,适应的度。至于如何运用才能更有效,这就要看教师的拿捏是否准确。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社会发展,除提高教师的能力之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有效,使学生的思想从传统的“要我学”到“我要学”尤为重要。

     如今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能够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修养和各种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这种学习方式就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眼中是一个困难而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传统与现代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将个体发展融入到整体,将整体发展又结合个体,两者相融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尽快适应时代与教育的转变,大力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对话、讨论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加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思维的碰撞。这就是手脑联动的妙处所在。

四、多动脑,勤动手,勇创新,勤实践(第四步:整理总结,拓展延伸,实践出真知。)

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培养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心,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创新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创造者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精神能源,一个人有自信心,心理活动就积极,就会以持久的毅力去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学生们也就会多动脑,勤动手,体验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手脑联动的高效课堂教育机制除把知识让学生明白,还要进一步拓展延伸课堂,让学生通过理论去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也就我们常说的“精练”。就是做好教材中的练习题,一定要定量精选。对于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提炼和巩固教学观点起着重要的作用。练习题既有与其它各学科练习题的共同作用,又有其更系统、更直接地德教育的作用。通过习题的练习、可巩固、检查教学效果,达到巩固、深化教学观点的目的。如朱自清散文《春》课后作业辅导,分层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创造美。一级目标:读读写写,有关春天的词语和句子;二级目标:写一段描写家乡春景的文字,文体不限,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三级目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

手脑联动的课堂教育机制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这样学生们就能学以自用,做到真正的快乐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有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改变中国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的课堂怪圈。才能让学生展开手脑联动,才会在学习中多动脑,勤动手,勇创新,勤实践,才能适应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教师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今,面向未来。

Tags:建构,手脑,联动,课堂教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