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画家绘画

日期:2012-8-30 09:19 阅读:

画家绘画,总是要留点空白,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奔马。“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要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劳道,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到无尽之意。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借鉴“布白”的手法,将“布白”运用于教学,并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其思维。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谈谈几种“布白”的方法。

一、引而不发,形成“心理空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上的空白。教师可精心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触即发之势,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并引而不发,使学生形成心理空白,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两种情境。①问题情境: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当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因为它们都是盐,不是酸和碱。教师说: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做个实验!教师当即演示了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实验完毕,学生顿生疑问:为什么?接着又演示了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对比三个试管,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和紫色。学生面对实验事实,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为什么有些盐溶液呈中性,而有些盐溶液却呈酸性或碱性?②事件情境:某宾馆门口霓虹灯导线着火燃烧,一保安立即切断电源,另一保安手拿泡沫灭火器急匆匆赶来,倒转灭火器,喷出大量白色泡沫,火熄灭,紧张的学生吐了口气,教师问:你知道灭火器里喷出的是什么吗?学生都知道是二氧化碳,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灭火器里装的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学生一脸茫然: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怎么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因势利导,进入课题,引领学生寻找原因。真可渭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借助旧知先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引而不发形成心理空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能启迪学生转换思路,去发现新的方法,接纳新的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二、故意停顿,形成“时间空白”

在处理新课或解决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马上指定或催促学生回答,而应该故意停顿一下,留出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默默思考,以适应其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静思中理清思路,孕育融会贯通的种子。

例如,在学习完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分子反应机理之后,我故意停顿一下,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醇都可以脱水生成烯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回答:只有在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脱水生成对应的烯烃。这样通过短时间的思维调整,使学生对反应本质有了理性的认识。又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演示实验中,阳极放出Cl2,进而可推得Cl-失电子能力比OH- 强,这时教师放慢声调:真的如此吗?学生经过紧张思考后,有学生说:不一定,沉默片刻后,又有学生说:我赞成这个观点,因为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而OH-浓度很小,当然阳极产生Cl2,若[Cl-][OH-],可能阳极得到O2。教师及时赞赏,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比较Cl-OH-失电子的难易。这种有意识的停顿,学生被压抑的思路全面解放出来,怀疑精神顿生,灵感由此而生。

象这样在时间上留下一块“空白”,给予学生消化、吸吮,驰骋的天地,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虚实相生,形成“思维空白”

“虚实相生”是渗透哲学、儒家、兵法等方面的中国传统的辩证艺术,化学教学中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教学中的“实”指的是老师的讲解与激趣。“虚”指的是停顿与布白。辩证地看,教师在课堂的虚处,却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实”处,是其思维的过程,信息内化、强化的阶段。“虚”与“实”之间,要让“导”使其充分结合在课堂内。

例如,在做完Mg(OH)2溶于浓NH4Cl溶液的实验后,我问学生:怎样从理论上解释Mg(OH)2能溶于浓NH4Cl溶液?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下列两种解释:

在含Mg(OH)2沉淀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2OH-

NH4Cl溶液呈酸性,NH4++H2O?   NH3·H2O+H+,以上两式产生的OH-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O,促使Mg(OH)2继续溶解。

Mg(OH)2溶解是OH-NH4+相结合形成弱电解质NH3·H2O所致。

此时,老师不急于表态,而是追问一句:究竟是哪一种解释正确?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学生经过热烈讨论,试误,修改,然后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实验之:在新制的Mg(OH)2沉淀中加入浓NH4AC溶液,沉淀溶解,证明②的观点是正确的。此时再作如下点拔:NH4+水解很微弱,溶液中[NH4+]远大于[H+]。问题便迎刃而解。

虚实结合贵在引导,引导得当,就可让其意时相承,使学生陡感柳暗花明。“实”强调的是教师适度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方法、规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虚”则是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虚中探究,展开思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四、悖常质疑,形成“想象空白”

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运用布白艺术,组织学生自由畅想,不受任何条件框框限制。要善于采用悖常质疑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研究兴趣,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大胆去想象,尽可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氮气的性质时,通过教材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键能很大,因而其分子结构稳定,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大气中的氮气才能和氧气共存。这时教师进行如下布白:假如氮分子中没有三个共价键,请想像一下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学生当即被这个问题带入想像的天地:没有三键的氮气性质非常活泼,可以迅速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进而又迅速生成二氧化氮,地表被硝酸所充斥,大气中弥漫着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切生命将不复存在……。这比单纯强调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结构非常稳定的效果要好得多,不但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又有效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联想和想像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平时“不屑一顾”的问题,同时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诱发兴奋高潮。在允许学生自由畅想和发表看法的同时,教师切忌不能出现“扼杀句”,要努力做到延时评判,禁止批评,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

五、有心省略,形成“板面空白”

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板书或媒体展示并不一定都必须是完备齐全的,可有目的地把有些内容通过省略或丢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面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联想、去思考。

例如,复习常见装置(见图),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用途,教师在板书或投影时有意识地省略:①若从A处通入气体,

即成为    法收集装置;若从B    A        B

通入气体,即成为法收

集装置;若将广口瓶盛满水,从

处通往气体,即成为法收集装

置。②若在广口瓶中盛放适当的化学试剂,然

后将气体从A处通入,即成

装置。③若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从处通入,即成为储气瓶;若广口瓶中盛存某种气体,将水以处通入,所需气体即可随时取用,随时关闭。④若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从处通入,在  处接一量筒,即成为测量气体体积的测量装置。⑤若从A处通入NH3,从B处通入HCl,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学生去补充完整。这样,不仅降低难度,能够较好地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地总结出规律,更主要的是养成学生多思考,多讨论,求异的良好习惯,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并灵活运用。

六、余地生辉,形成“知识空白”

曾有人感叹说,中国的学生在校期间是学得多,悟得少。教师面面俱到地讲问题,变成一个个“两脚书橱”。其实,大可不必去认为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的课才是好课。教师可以故意留下一点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索。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问号去结束新课,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继续学习,继续发现。

例如,蜡烛燃烧产生火焰,这是气体燃烧在空气中扩散的结果。如果燃烧带进太空失重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火焰吗?燃烧是迅速还是缓慢?此问题提出后,学生异常活跃,各种想法交叉撞击,教师不置可否,而是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又如,在“原电池”一课的结尾,教师安排了下列思考题:以镁片、铝片为电极,以稀盐酸或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学生都能较快完成,教师接着提出:若把电解质溶液换为氢氧化钠溶液,情况又怎样?这时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而镁不能,难道铝在这里作负极吗?教师及时肯定、鼓励,并指出这是“介质”的不同造成的,并布置研究性课题:铝电极在原电池中作什么极?如何分析判断,请设计实验证明。要求学生课后去继续学习,从而调动起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布白,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面对一种不完美或者有空白的刺激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他们、并使之完整的趋向。在学生自觉改造、补充完整的过程中,会激起他们大脑的冲动,提高知觉的兴奋程度,掌握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以极为愉悦的感受,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

Tags:画家,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