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向学生示弱是一种智慧

日期:2011-11-23 15:43 阅读:

向学生示弱是一种智慧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与主旨,即通过由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学行为方式向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为主体的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通过几年的学习交流与实践,我认为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这种转变,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两个字“示弱”,勇于向学生示弱。说句实在话,学会向学生示弱,对于我这个站了近二十年讲台的“老”教师来说的确挺难为情的,以前我们总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滔滔不绝,讲到兴起时,甚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要么老师醉了,学生也醉了,要么老师醉了,学生却睡了;而新课改形式下的生本课堂要求的是一个自由、民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这就首先要求老师摒弃师道尊严,走下讲台,变以讲为主的一言堂为民主、合作、开放、探究的新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辛苦才不会白费;我们的付出才不会徒劳;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示弱,并不是真的弱,弱是给人看的。只有内心强大、知识渊博、心胸开阔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示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示弱避免的是无谓浪费和牺牲,得到的是做事的时间和精力,赢得的是效益和人心,传授的是方法和技能。通过摸索和实践,我觉得这样做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示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老师过于强势,就会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压抑,不敢或懒于去主动反应,孩子很容易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课堂上有意地示弱,例如说这个问题老师有点迷糊。你能给老师讲讲吗?” “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你能告诉老师吗?“这个句式结构老师记混了,谁能帮帮我吗?”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老师也会犯错误,从而增强自信心,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那就是掌握了制胜的法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就会无攻不克,无坚不摧了。教师在学生面前诚恳展示自己经验不足知识有限等弱点,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沈从文虽然小说写得很好,享誉世界,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但他颇有自知之明,上课时开头就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一示弱,反而赢得乐学生们的信任。学生们不但不好意思睡觉,反而慢慢的喜欢上了他的课。正因为他低调处事、与人为善,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尊敬。
  
其次, 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记得有位大家说过:怀疑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记得读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34=52(岁),10%的学生以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经调查发现,那些之所以会做出答案来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出的题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做了才能得分,不做的话,一分也没有。作为教师,看完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当然,错误绝对不在孩子,那究竟怪谁呢?原因很复杂,但是对于战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教师来说,积极更新教育思维观念,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是责无旁贷的。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而束缚住孩子们创新的思维火花,那实在是一种扼杀。可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向学生示弱就是很好的方法,凡事此消彼长, 教师向学生示弱,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因为强者以弱者的姿态行事,人自然会谦虚谨慎,别人也乐意接受。如此,则强者更强。而对于弱者,则能从中获得自信和平衡,从而在心平气和中自觉向强者学习,并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最后,示弱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勇于向学生示弱。不仅仅是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同时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从而走进了孩子的心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心境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而示弱,它首先是一种教学态度。低下身去,走到孩子们中间去,喜、笑、嗔、怒皆成学问,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老师和风细雨、不耻下问,学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真诚使得知识像缕缕春风吹入孩子们的心田,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一名教师,谨记教学相长,不耻下问,推陈出新应该是我们的本分。

 

Tags:学生,示弱,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