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捎除这种消极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矫正疏导的方法,来消除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切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1.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在德育中,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消极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在接受德育时,往往对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不肯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轻蔑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甚至有明知故犯故意违背的行为;在对领导的态度上,有的是不冷不热敬而远之,有的是表面服从背后乱说怪话,而有的则是公开对抗顶撞激化矛盾。 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中学生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是依据事物的客观性、事情的是非曲直去进行客观真实的评判,而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表达,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它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当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不利的,就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反对、不满、厌恶等,这样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 三是,具有现实可变性和较强的重塑性 从逆反心理自身形成来看,是人们的生理、心理诸要素经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变化改组而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其存在着可变性,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的对抗性暂时性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积极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可以消除主体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调适疏导的方法对路,是能够消除其消极心理,并能够实现其积极肯定心理的重塑。 2.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 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2.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 2.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另外,一些教育者的形象和素质与现代中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应有的人格魁力,进取精神差,思想境界低,说做不一致,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容易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得有一定的,’G!子”,一定的“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中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只有消除中学生心中存在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让中学生真正肯于积极地接受德育,才能使德育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学生存在的消极逆反心理进行疏导,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 3.1晓之以理法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 3.2动之以情法 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 3.3人格感染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为兵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3.4区别对待法 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5参与认知法 尊重中学生,引导他们参与教育中去,使他们成为主角,主动接受德育,是疏导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在进行教育、开展活动时,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唱“主角”,接触事物真相,消除神秘感和距离感,并使他们感受到受尊重的感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地位的重要性,这样就可有效地避免或弱化抵触情绪的产生。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其实消除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本身就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一个表现,而消除了中学生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反过来则更有利于学校进一步实施德育活动,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潜心研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消除和疏导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办法,以不断推进学校德育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Tags:浅析,中学生,德育,消极,逆反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