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永不后悔的选择 课文

日期:2015-12-3 11:36 阅读:
  永不後悔的选择 (节录)
  ── 记青年科学家陈章良博士 王坚敏 韩玉琪
  陈章良,一个中国农民的儿子,以其倔强的性格,不挠的努力,进入了国际科学殿堂。10月28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授予他「1991年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陈章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年轻的教授,用自己杰出的成就,向全世界表明,在第三世界──中国的黄土地上,也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科学贡献。
  荣誉、鲜花,潮水一般涌向陈章良。他跻身世界,就像一颗刻有「中国」字样的「新星」,升起在太平洋的西岸,光彩夺目。
  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纷纷在北京大学汇总。有日本、美国的,也有意大利、印度的;有邀请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也有冠以各种头衔的。 「面壁十年图破壁」。今年刚刚30岁的陈章良在科学界站起来了!中国生物科学家在国际高技术竞争中站起来了!
  有人说,陈章良是个幸运儿:28岁就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他还是我国「863计划」专家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中国科协常委,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其实,他曾经是一个被贫困和不幸陪伴的苦孩子。
  陈章良的家,坐落在福建沿海的一个小村。父母只字不识,亲属中没有一个读过书。1961年2月,在自然灾害的肆虐中,陈章良降生了。本来就十分贫寒的农家,又增添了新的困难。
  陈章良从小虚弱多病,一贫如洗的父母无力解决他的温饱问题,更无钱为他治病。不满周岁,善良的父母就将他托付给了远房亲戚。
  「那时的日子很苦,家裏非常清贫。」陈章良不愿翻「陈年旧帐」,他说,「这就像我们的国家现在的的确确比人家穷。但穷也要穷得有骨气、有志气。这就是我的家庭留给我的唯一财产。」
  凭著这一巨大的精神财富,陈章良从福建农村泥泞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
  9岁那年,陈章良第一次跨进校门。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已浪费了许多美好时光。但这个倔强的孩子,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靠著奖学金和减免学费,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走上了一条与父辈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
  1983年,陈章良考取了美国 密蘇里州 华盛顿大学生物和医学部的研究生。
  初到华盛顿,陈章良并不引人注目。与那些来自各国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陈章良「先天不足」,其中英语方面的差距最大。而最令陈章良难受的,正如他所说:「在国内你很难对中国的落後有准确的认识,出去之後就发现,我们这麼一个大国在国际上未具备其应有的地位。这时,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是一种挑战,任何退缩和犹豫都无济於事。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年之後的1985年,陈章良在欧洲分子学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宣布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首次将大豆蛋白基因成功地转移到茄科植物矮牵牛中,并使该基因在矮牵牛种子中得到表达。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生物学界的广泛注意。凭实力,华盛顿大学给他颁发了奖学金,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等部门也向他提供了相当可观的科研经费。
  1986和1987年,陈章良两次应邀出席了「高登国际会议」。这是展示美国生命科学发展最高成就的重要会议。组委会打破大会发言限定15分钟的惯例,请他做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学术报告。
  1987年间,他又发现并证明调控植物胚胎发育的DNA的存在及其功能,被国际同行专家誉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陈章良开始出名了。
  1987年6月,陈章良在同届同学中第一个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如果按正常速度,需再过一年半,他才能获得这样的殊荣。
  是立即返回祖国,还是继续客居美国?
  陈章良的美国导师恳请他留在美国。几家著名的美国大学、大公司,愿意为他提供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争相高薪聘请,委以重任。
  此时此刻,陈章良心中有数。
  他不会忘怀故国乡里的企盼,更不能忘记韩叙大使烙在他心头的那席话。
  记得那一天,韩叙大使请他到中国驻美使馆,对他说:「国外研究条件、生活条件都比国内好,你留下我们不反对,但想一想你做的工作,如果能在国内做,国家可以省去一大笔钱到美国买你开发的技术。」
  大使还告诉他,为了跟上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国内已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希望他回国参加这项工作,筹建中国第一个「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章良听到了祖国的召唤,听到了祖国进军世界的号角。
  1987年8月,这位满怀报国热情的青年科学家回到了北京,开始了新的、艰苦创业的历程。
  在之後的半年裏,陈章良边建设,边研究,很快,在北大 未名湖畔建起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1988年初,当美国 华盛顿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植物基因工程专家R. A. Beachy博士来到这裏参观时,这裏的条件已足以完成当时国际上最新的植物基因工程操作。
  今天,当我们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陈章良说:「这些年我苦苦奋斗,就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争一点地位。我出去不是为了向人哭穷,而是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是有能力的。从美国回来,我很坦然,当年钱老在那麼困难的条件下毅然回国,我们现在的情形好多了。四年来我从没有动摇过。回国,这是我永不後悔的选择。」
Tags:永不,后悔,选择,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