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校长的职责与境界

日期:2007-5-8 18:59 阅读:
在文明社会中,校长是一个体面的、受人尊敬的、重要的社会角色。这首先因为学校是作为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和奠定幸福人生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场所。其次还因为校长作为社会精英,他应该而且有能力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做出反应,提供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以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和精神领袖,其职责包括:系统地规划学校,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形成并完善学习型组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以保证一个安全和有效率的教育环境;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改善学校外部环境,引导家长和社会确立起对学校教育的合理期待;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促使所有学生学业上的进步。

  学校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是,现在有一种倾向,把学校当成企业来经营,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以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从而获得足够的生源,以便收取不菲的择校费,或换取校长的知名度。某些专家在报告和文章中也极力鼓吹“校长要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和捕捉机遇的胆识”,“校长要有效益观念”,“校长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等等,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学校不同于企业,它不应该将“占领市场”和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应该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校长能经常走进课堂,和教师一道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从理论上讲,校长主要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创造学校文化,如何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等等。今天更多的校长忙碌的却是为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而进行的公关应酬,为弥补办学经费的短缺而多方筹措经费,为课题立项而奔波等等,这是极其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尽管责任不全在校长,但作为有境界的校长至少不应该推波助澜。

  校长究竟靠什么来形成并保持在师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概括地说:智慧与真情,眼界与境界。学校应该是充满公平与正义的地方,应该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是理想社会的雏形,因而应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有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制度是由人建设的,也是由人来执行的。如果我们没有公正的观念,如果我们缺乏宽广的胸怀,那建设出来的制度就会缺乏公信力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作为校长,要尽可能地尊重团队成员中个人的创造,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力量,而不要动辄以“学校利益”为借口,轻视和压制教职员工个人的选择和追求。凡是校长权力意志过强的地方,凡是缺乏对人信任、鼓励和尊重的地方,凡是以权谋私、私欲膨胀的地方,就必定人心涣散、敷衍塞责、精神萎靡、效率低下。

  如何唤醒每一位教职员工心灵深处巨大的潜能,唤起他们对成就感的需求,带给他们更丰富、更真实和更强烈的成功的体验,鼓励其自由充分地发展,并将所有个体的能量凝聚成一股足以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力量,这便是校长领导智慧和个性魅力的体现。

  我结识过成百上千个校长,走进过成百上千所学校。评判一所学校怎么样,我并不需要听汇报,也不需要看各种统计资料,只需要看教师的眼神:好学校的教师眼睛里透露的是自信,是职业的自豪感,是精力充沛和探索的兴趣,是浓浓的书卷气,正如我在北京小学、在哈尔滨继红小学、在青岛育才中学、在荆州江陵高中、在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在福建南安教师进修学校、在台湾中原大学……在许许多多学校看到的那样,而这些学校背后是一个个心怀宽广、高瞻远瞩、意志坚定、追求卓越的优秀校长。相反,在有些学校,教师的眼中充满了职业的倦怠感、对于前途的迷茫感和焦虑感,而这背后就有可能是一个唯我独尊、得过且过、自私自利、平庸无能的校长。(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Tags:长的,职责,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