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日期:2005-10-26 14:05 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的研究方案

一、课程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质性评价,倡导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深入、清晰、真实地再现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速

新课程实施后,义务教育的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国外研究课题较多,但层次较高,又不切我们农村初中的实际;国内新课程实施后,暴露了各种有关学生评价管理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有一套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体系,而对同类课题研究虽较多,但繁琐。我们又把“农村初中学生评价”作为研究对象,这样的课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来源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

1、研究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的多元涉及到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科学文化素质评价、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审美艺术素质评价、劳动技术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既要评价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又要评价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中的进步,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养成,又要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既要重视学生显性素质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隐性素质的评价。

2、研究评价来源

评价来源多元,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村)共同参与评价的结果,改变过去单一的只有学校评价的局面,形成学生自评,同学、教师、家长、村民委参评的多纬评价模式。

3、研究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多元,需要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个性评价方式等,重视学生的差异与个性,重视个性的发展,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评价,重视过程发展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应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以往“一张试卷、一张成绩单”的单一评价方式;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学生拥有自信 全面 和谐地发展。

(二)少一些终结性因素,多一些激励性评价。

学生的先天因素、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发展、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怎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呢?再说,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行业的,难道我们能够将所有的学生都打造成“全才”、“通才”?显然,谁也无法做到,华罗庚的数学拔尖,这还不够吗?难道他还应该精通音乐、美术?用物理、化学的成绩来评价齐白石;用体育成绩来评价陈景润;用掷铅球的成绩来评价李宁的体育成绩,这些评价还有意义吗?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数字化”。不可否认,在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对某些因素或现象进行具体量化评价。但是,决不应该全部,如果所有评价活动都可以用精确不分数定论的话,教育活动是不是太简单了?我们如何来理解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呢?若是一定要对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标准、精确的量化,必然会促使教育评价迷失方向。

为回归教育而评价则一切可以教育利益为准则,假如“不评价”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以不评价,假如某位学生体育较好,而语文、数学则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这个时候,对于其薄弱方面可不作出评价,否则,不但不会产生激励作用,相反,只会产生打击作用,要有利于被评价者的成长,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评价者某方面的发展,我们必须选择使用。

总之,教育评价既要量化基本素质,也要注重个体优势,还要照顾主体。只要是有利于教育的最终目的的好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个体发展,就不妨运用。

(三)评价要简单易行,但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广,评价体制也在进行前所未有的革命,有些地方繁琐的评价机制也实在令人头痛,如此下去,教师沉重的压力何时罢休?学生何时以繁多的评价中解脱出来?学生能乐意接受吗?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的评价要能体现“尊重人性,弘扬个性”的当代“人文”情怀,,简单易行。

成绩的评价只代表过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公要把评价当作总结,更应看作是促进学生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开始,使每一次评价成为学生向下一阶段努力的不竭动力。因此,要真正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评价方式不但应简单易行,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去走进学生的心灵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时间

1       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构建农村初中学生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的体系,建立学生发展评价卡, 把学生的主体发展日益显现,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个方面,突出某一特长,以高质量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来激励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以而为农村初中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2       课题研究的时间:

200512月至2006年月12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步骤

1  成立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共4, 确定研究对象:初一学生187人,共四个班级,协作教师初一任课教师12人。

2   调查摸底

(1)调查村民

村民对学生的要求,各村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各村的表现。

(2)调查家长

家庭对学生的需求,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学习条件,家长的文化程度,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习惯。

(3)调查学生

以品德、成绩、学习积极性、活动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分类摸底。

3       全面实施阶段

(1)小组每月集中一次,学习、探讨、交流.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

(3)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了解情况,支持配合。

(4)专访村民委,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5)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

(6)修订学生评价管理制度,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4       总结阶段

(1)归纳一份可操作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卡。

(2)撰写3000字左右的实验论文。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钱海荣:主持负责课题研究

蒋香明: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校外对学生的评价

沈志根: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学生在校发展的评价

谭海林: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记录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             全体师生都生在农村,能接受农村初中学生评价的改革。

2、             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

3、             新课程理念需要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4、             经校务委员研究决定,同意研究该课题,并经济上专款保障。

5、             家长年龄均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毕业以上。

6、             学生已经在试行学生素质报告单。

Tags:新课程,课程,背景,农村,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