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实验复习中增加开放题、探究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1.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气、储气等多种用途:①若此装置用于洗气,如果 A B 要除去H2、O2中混有的水蒸气,则广口瓶中应盛放 ,将气体从 端通入。②如果用此装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H2应从 端通入。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呢?则氧气应该从 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事 先应该将此瓶如何处理? ,再将氢气从 端通入。 ③请思考此装置还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 即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用类似的装置,广口瓶盛半瓶水,A 端连接供氧气的钢瓶,B端连接病人呼吸用的塑料管,可以帮我们清
以用于证明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并通过澄清石 灰水的浑浊程度可以比较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变化。通过此题的讲解 可以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同一个实验装置的妙用。 例2.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 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花瓣上 出现了红点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在下表中。
解析 具有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能根据一些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通过本题的讲解能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个事件的能力;并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意识到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文献: 〔1〕 吴西民.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步曲”.化学教学 2001年第3期 〔2〕 吴孙波.中考化学开放性实验题探析.中学化学 2002年第4期 〔3〕 陈芳.开放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中学化学2001第2期 〔4〕 关文信 耿淑贤 王凤英著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Tags: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新思维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