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日期:2005-9-16 06:58 阅读:

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北京二十中 王云松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最感到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考试,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考试对他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经常听到有学生发生因试后心理异常而导致的诸如离家出走、精神失常、甚至轻生等悲剧。因此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做“衣食教师”,只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的心理应当从具体的事情做起: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以真诚的态度接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其次,教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和疏导技巧,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老师,我难过死了。”话音未落,小丽已挂了两行泪珠,一问原来数学没考好。“数学老师说我很多题目多应该做对的,可我在演算过程中算错了,我看了试卷多觉得不是我做的。我真笨,这下叫我怎么去见父母呢?我对不起他们,我真没出息……其实我已比上学期用功多了,为了考出好成绩,平时课外活动我都在教室里看书,能用的时间我都利用起来,可现在……考试这段时间我一口饭也吃不下,晚上也睡不好,常常失眠……”

     在我的印象中,小丽是一个乐观、善良、懂事、处处替人着想的女孩,学习刻苦,考试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平日里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谁看到她,心中的烦恼都会减少一半。就是这样一个学生,经过考试,就产生了这么多的念头,怎样帮助她尽快走出考试的阴影引起了我的思索。

     首先要做的是探讨考试失败的原因。在我慢慢引导下,她把憋在心里已久的东西都掏了出来。最大的原因在于她把考试成绩、名次看得太重,压力太大,导致心理上畏惧考试,还怕失败。考试的前一周还萌发了不想考试的念头,听到考试就害怕,预感自己肯定会失败。越临近考试,越觉得自己不行。我们知道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不仅会扰乱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破坏人的生理机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她在考试这段时间食欲不振,晚上失眠。由此可见,考前心理状态不佳时他考试失败的原因。既然找到了病因,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对症下药”了。

一、     介绍心理学理论,坦然接受焦虑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焦虑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字曲线关系。也就是说,焦虑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而适度的心理焦虑,对活动会起到激励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由此可见,在考试中出现适度的焦虑、紧张等不但是很正常、很自然的,而且也是有必要的、有利的。通过这种方法使小丽认识到焦虑并非一无是处,更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绝对不会对考试产生不良影响。

二、     正确看待考试,重过程轻结果。

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考试,付出一分努力,不要希望会有五分收获,不要对考试成绩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在考试前,认真制定并执行复习计划,平常要做到锻炼适当、睡眠充足、饮食正常、生活有规律,高效地度过每一天,而不去考虑考试的结果会如何。其实越想越容易带来心理压力,心情紧张了,甚至忧心忡忡的,必定会影响正在进行着的复习工作,降低复习效率。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考试的惨局会真的被自己料中。

三、     学会自我调节,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让小丽考试前的3-5天,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如“我有信心考出水平!”“我有能力考出理想成绩!”每晚默念3遍。考试中如果出现手颤抖、冒冷汗、呼吸急促、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现象,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以帮助保持平静,缓解紧张情绪。

四、     帮助小丽找出非理性的想法,再加以分析、驳斥。

1. 从自己这次数学没考好推断出自己真笨,没出息。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表现过分概括化。 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一个认识完美的,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都有可能失败之以事实。

2. “我必须成功”是她学习的支撑信念,一旦没有实现,便认为自己全完了,无法面对父母,这是一种典型的绝对化信念。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并且对挫折甚至失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失败了才能重新爬起来奋斗。

3. “我没有出息,我对不起父母”,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导致食欲下降,失眠等生理变化。当小丽 感到无法接受现实,无法忍受下去时,她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糟糕到了极点。其实应努力地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变现实,杜绝“惨了”“糟了”这类消极的自我暗示。我建议她多鼓励自己,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自信的微笑再次回到了她的脸上。她的问题解决完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学生考试后存在异常心理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个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这种现象的成因出了学生自身之外,与我们老师的导向和家庭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多鼓励少指责,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多指希望少摆困难,保护学生的学习勇气;多个别指导少集体对比,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多让学生总结少主观评价;多找师长原因少找学生原因,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还应该多角度为学生寻找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在某方面找到自信,树立信心。

此外,还应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使我们的学生能过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好是唯一的出路,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一旦孩子考试没考好,就没有好脸色甚至申斥、打骂。岂不知非但不能使孩子成绩好转,长此以往还会挫伤孩子的个性,打击孩子自信,使孩子在学习上失去冲劲。教师应指导家长制定符合孩子自身情况的标准,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这样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Tags: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