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日期:2005-8-30 08:47 阅读: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黄俊

 

现代教育学认为: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提出任务与要求,并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

这种方法注重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在潜力。正确利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自我教育历来为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所重视。孔子一向要求其弟子“自克”“自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各届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今天的教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干涉一切,学生依赖心理强,自理、自立能力明显降低;学校,升学仍然是学生的沉重负荷,激烈的竞争使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了考分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整体素质;社会,正面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反游戏厅、网吧、不健康书刊充塞街头巷尾,学生严重缺乏精神食粮。诸多因素形成今天的学生为“抱大的一代”,缺乏自立、自强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顺其自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说,能否把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自觉的、自主的教育,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呢?霍姆林斯基又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笔者揣摩其意,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感觉受益非浅。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他们中大量存在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我中心、依赖心理严重,学习动力缺乏等问题。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任性、自卑、孤僻、厌学、焦虑,出走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对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又不可能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它必然会经常出现反复,有时甚至会陷入困境之中。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它所要追求的积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为了让自我教育的开展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1、快乐教育

又叫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成功的欲念。”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他们内心才能产生愉快和自豪的情绪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多次的成功则会使学生自信心大增,充分相信自己的潜在聪明才智,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2、情感教育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只有心灵的距离拉近,受教育者才更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觉的自我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可见,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比学习方法、技巧的掌握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3、挫折教育

挫折,是考验受教育者能否成功达到教育的既定目标的门槛,在跨越门槛的过程中,谁的磨练多,谁的收获就多。因此,培养受教育者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强化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重要一环,它能激发学生产生一种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增强他们知难而进、永远抗争的坚定信念。

二、    维护学生自尊,不失时机疏导,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与评价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很难谈得上自我教育,不少中学生往往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而傲气十足,过于自信;也因为偶然的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别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选干部,评“三好”,谁都不服气,都认为自己行;问他们佩服谁,不少学生说:“我谁也不佩服,就佩服我自己。”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认识,不能深刻的反省自我。这就要求老师不失时机疏导。我是这样做的:

a)                     正面教育。经常向学生介绍道德高尚的人物事迹,激发他们与之对比、解剖自己的愿望。

b)                    通过个别交谈,诱导学生正确剖析自我。此做法的关键是教师首先得注意培养师生感情,只有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学生遇到痛苦、不幸或受人委屈、内心彷徨、不知所措时,才能向老师打开心扉,以期同情或帮助。

c)                     抓住时机,灵活引导

一个女生在校外交了男友,上课想入非非,成绩急剧下降。我设置巧合同她闲聊,只字不提她交男朋友的事,只是和她探讨青春期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她看我推心置腹,便问了我许多问题,我一一解答。虽然像什么事也未发生,但我的话句句说到了她心里。不久,她与男朋友一刀两断。学习专心了,成绩也迅速提高。

一天,一向品学兼优的张某没上课,我到处查询,终于在一游戏机室门口看他和一群社会青年在吸烟。我大吃一尺,但理智使我没有马上汇报政教处。我在估计放学后不久的时间,又登上了他家门,只听他父亲在盘问:“上学了?胡说,你老师已来过了。”我急忙进屋笑道:“对不起,他去上学了,是我没有看清……”张某呆呆地望着我。第二天,他将几张布满泪痕的检讨书交给我。以后,他又彻底回到了从前。

通过以上两件例子,我感觉到,要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处理问题时应该给学生留有自我教育的余地,尤其是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要让有问题,有缺点的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是他的朋友,这往往比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更容易令人接受。

d)       

e)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经常让学生自我测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又使老师及时得到反馈。老师可以面对问卷,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进行批评和表扬。对自我评价过高的学生,可少表扬,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则要及时发现他的长处,给以鼓励和帮助,以提高自信心。

三、    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把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强调自我教育并不否定集体教育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体的自我教育与集体的自我教育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平行影响”的教育作用。具体做法可概括为四个“参与”:班级参与、学校参与、家庭参与、社会参与。

班级参与可以有多种形式。教育家陶行知曾论述:“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记录班级日志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应充分利用。近来大力提倡的班干部轮值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学生在轮流担任班级干部的管理过程中,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容易为他人所注意,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也就 更充分地暴露在他人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革,自我提高。学生在管理别人的同时,又都时时在管理着自己,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设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管理班级的权利和为班级做贡献的义务。班内同学犯了严重错误,可以发动集体的力量,比如让学生写《如果我来教育某某》,《如果我是某某》,《如果某某改掉缺点》,《某某犯错误的原因》等文章。这样,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深刻教育,增强了自己的责任心。

对于一些在同学中认识模糊或意见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号召大家展开辩论,各抒己见。这样问题越辩越明,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它三种“参与”也都大同小异。学校参与可推行值周校长制,每班推选几名优秀学生担任值周校长,任职期间,为学校办一件有益的事;家庭参与,建立家政值月制,要求每个学生试着当一个月的家,体会家务之难;社团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及课外小组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教师当参谋,退居“二线”。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以上几种做法都能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受到教育,并逐步达到“不需教”的境界。

四、    计划指导、科学安排、制度保证

a)              计划指导。即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列出教育计划,包括思想和学习两方面,要求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设计出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安排等表格,还有学期总结、周小结或周记等。这样使学生每天能在自己的支配下过得充实,并科学化地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逐步养成自己教育自己的良好习惯。

b)             科学安排。帮助学生订好计划,必须注意安排计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

①制定目标。使学生保证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让学生在不断追求自己相对独立的个人目标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此处有必要要求学生不断给自己提出追赶的目标,再根据自己执行的情况,不断地去调整目标。这样可使学生在自我督促中不断前进。

②一个人的自觉程度毕竟有限,因此计划中还得加上检查项目,包括自己检查自己,家长检查,同学检查等项目。执行时多鼓励、帮助,教会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我给班级每一个学生安排一项工作,让每个人都有发挥才能、锻炼能力的机会。这样班级层层工作有人抓,事事安排有落实,每一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充分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3、制度保证。由于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情感熏陶的基础上辅之以制度很有必要,尤其是开始执行时,没有制度是难以持久的。老师对学生的计划、自评、自测等需定期查看,目的是了解哪些学生未掌握方法,哪些学生有所创新,需给以鼓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期查看可逐渐改为抽查,这样学生的自觉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稳步提高,由“要我这么做”,慢慢过渡到“我要这么做”。

“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每一个人的责任是经常用积极的自我去战胜消极的自我”,要使学生完成这一超越,任何教育都代替不了自我教育,愿全社会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找准教育的切入口,切实有效地做好育人工作。

 

Tags: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