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正面教育,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播下真理的种子,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前提: 什么时候“教”?谁来“教”?“教”什么?我从这三个方面来简述我的做法: 什么时候“教”?初一年级这个时间段。为什么呢?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初一学生的主要特点:他们刚进入初中不久,心理还保持着小学生的特点:天真、稚气未脱、对初中学习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这个时候他们会主动与老师接近,愿意与老师交流,在情感上还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还呈现出另外一个特点:正确的是非观还未完全形成,是非观还很淡薄,对事物容易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做出不正确的判断,而且学生在心理上有急切地想证明自己的需求。所以,这个阶段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最容易找到切入点,老师更有亲和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最佳契机。 谁来“教”?不单是老师,也不单单是班主任,而应通过家访,寻求家长的理解,与家长形成教育默契;配合学校狠抓常规教育和全面教育,关注社会热点,挖掘社会典型事例的深刻教育意义,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以老师家长教育为支撑点,学校,社会教育大环境为面的点面结合的教育局面,再着重逐渐培养班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最终形成由表及里,由外因到内因,由初级到高级,由被动到主动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长效教育机制. “教”什么?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审美. 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大都个性强,任性,不易相处.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尊重他人,尊敬老师.例如1: 初一时,班上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班主任在时,学生还稍微自觉,班主任不在时,却是另一番景象:针对这种情况;我明确表明立场:只看班主任面的学生,是表里不一,阴奉阳违的表现,是错误的;如果真正尊重班主任必须首先尊重其他科任老师.一个班级,老师在时纪律好,老师不在时,却很糟糕,这样的班集体,是很不成熟的班集体;而一个真正优秀的班集体,是老师在不在场,纪律都一样好.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养成尊重课堂,尊重他人学习权利的良好社会公德.2:初一上学期某个星期六,我正走在街上时,突然碰到我班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原本以为她会热情地主动打招呼,但该学生却视若无睹,眼巴巴看着她从我面前走过.当时,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悲凉.回来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不是个别现象,更不是一件小事.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文明礼貌重不重要,师生平等,学生应不应该尊敬老师,一声‘老师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做出明确要求:见到老师,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老师,都应主动问好.而且,这一习惯保持至今. 教学生如何审美:我记得,军训的第一天,张利校长把我介绍给学生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军训结束后几天,我才偶然知道,原来当时学生是小声议论我的形象:土里土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初一学生, 是非观还很淡薄,片面追求外在美,比吃比穿,嘲笑长得矮,或长得胖,或长相普通的同学,盲目追星,迷失自我.这些现象,在我班比较普遍,针对这些现象,利用夕会课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经过全班整体审美教育、辩论赛、演讲比赛三个阶段,历时一个多月,同学们达成了共识,提高了辨别能力,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 二、“爱”——平等的教育平等的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未必能带来平等的教育,而平等的教育还必须以平等的师爱为前提.素质教育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我们连“有教无类”都做不到,那么在带着偏见甚至歧视的教育中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吗? 成功学家A·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而能够唤醒那“熟睡的巨人”的,我想首先是平等的师爱.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同样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也许一张笑脸会抚慰落魄孤寂的心灵,一个激励的眼神会升起执着追求的风帆,一个启发的动作会掘开智慧的泉水,一句劝勉的话语会滋润干涸的心田.平等的师爱就蕴蓄在这看似平常一举一动之中.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去拜见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一位母亲居然为一个“挖土豆”的儿子而骄傲自豪,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漠视学生中的弱势一族呢?教师的爱应该更坦荡、更理智、更公正. 三、“导”——辅导、引导学生走出成长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保障. 初中学生个体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迅速的. 随着身体的发育,青春期的到来,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容易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奔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自闭,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象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等引起青春烦恼等等.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问题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标志,使心理活动偏离正常状态.引起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应对能力很差. 如我班一位男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初二时,由于学习成绩很差,他的母亲又没有正确看待,由希望到失望,过于打击孩子,常常严重伤害其自尊心,最后导致该男生忍无可忍,狂怒之下,用菜刀砍门,纵火焚烧衣物.随后,这位母亲找到我,坚决要求退学.我通过对双方认真询问调查,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认定这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学生心理障碍,而不是学生思想品质问题.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指出其不当的教育方法.并以谈心的方式,结合实际对该男生进行了心理健康与修养的辅导. 当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对该男生进行处罚,只会在其心中留下永远的阴影,这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严重伤害了师生感情. 为此,针对全班同学心理状况,开展以“调整心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心理测试,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心理保健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学生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心理自我疏导的能力. 如我班某男生,对班上一个女同学颇有好感,目光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女同学,弄得尽人皆知,如果不及早加以引导, 将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正如洪水光去堵不行,还必须积极地去疏导.因此,必须及早开展青春期知识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对青春期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他们适应青春期所特有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而且,必须强调它们的科学性,当然,它们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让他们明确正常的男女交往的重要性, 明确异性之间互相产生好感是青春期发生的正常现象.教给他们正确的男女交往知识,恰当的男女交往技能,使他们懂得合理的男女交往限度等,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友情和爱情,了解爱情的含义、爱情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友谊和爱情,学习和情感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促进男女同学之间健康大方的交往. Tags: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