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2世界的地形 练习沪教版(上海)地理六年级下册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2.2世界的地形练习沪教版(上海)地理六年第二学期学校:__姓名:__班级:__考号:__一、选择题(共20分1.(本题2分)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同一种颜色上各点的海拔完全相同C.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表示地形、河流、道路等地理事物D.分层设色地形图只能表示地形2.(本题2分)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3...(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2:2.1 全球海陆分布(课件)-六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共27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27张PPT)第节1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全球海陆分布课标解读KE BIAO JIE DU壹贰【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明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运用地图说出各大洲名称、分布、面积及各大洲分界线。3.运用地图说出各大洋名称、分布、面积。七分海三分陆11961年4月12日,一位名叫尤瑞·加加林的前苏联宇航员乘坐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中的人。 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3:【推荐】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1-3章知识点总结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1.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汇总1.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④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2. 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③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④月食现象;⑤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4. 地球的大小:①平均半径:6371 千米;②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即:赤道的长度)③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5. 经线和纬线纬线 经线定义 与赤道平...(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4: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2.2 世界的地形拓展课 (教案)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世界的地形拓展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识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说出其基本特征;能在地球仪上找到世界的地形之最。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能在图上识别山地中的不同部位,包括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3.能说出坡度和等高线疏密之间的联系,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选择合适的登山线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理景观图片,辨识陆地地形;通过查阅地球仪,找到世界地形之最。2.通过Google Earth找出珠穆朗玛峰,感受山地的波澜壮阔和复杂多样。3.通过沙盘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对比观察沙盘及其对应的地形图,总结山顶和鞍部的等高线形态特点;观察沙盘上...(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5: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课件(共43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43张PPT)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01重点一 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广东省简称粤,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北依南岭,南临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邻近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域。(2)自然特征。①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形:广东省北部为南岭的一部分,山前分布着丘陵,其间夹有一些盆地和南北走向的谷地,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南部为平原和台地,面积最大的平原为珠江三角洲平原。③河流:珠江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形成了“三江汇流,八口入海”的特殊水系特征,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为5~1...(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5: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课件(共43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43张PPT)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01重点一 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广东省简称粤,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北依南岭,南临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邻近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域。(2)自然特征。①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形:广东省北部为南岭的一部分,山前分布着丘陵,其间夹有一些盆地和南北走向的谷地,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南部为平原和台地,面积最大的平原为珠江三角洲平原。③河流:珠江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形成了“三江汇流,八口入海”的特殊水系特征,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为5~1...(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7: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件(共37张PPT+4视频)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37张PPT)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以寻访莱阳古村落为例胶东在线5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海涛 迟万东) 近日,省住建厅公布了第二批105个省级传统村落名单,莱阳照旺庄镇五处渡村、西赵格庄村,万第镇儒林泊村,吕格庄镇大梁子口村四个村庄榜上有名。此前,万第镇后石庙村和梁家夼村已成功入选省级第一批传统村落。至此,莱阳已有6个村庄被授予“省级传统村落”称号。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统称为聚落,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目录——不同的聚落我生活在莱阳的哪里?01——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为什么我的家乡会选址在莱阳?0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对待莱阳的传统村落?031.你的居住...(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8: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四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共35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35张PPT)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01重点一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图14.1)2.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表14.1)3.以畜牧业为主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14.2、图14.3)凭借特色烧烤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山东淄博成为旅游城市后,这座老工业城市突然“复活”,仅2023年3月份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图14.4),完成1~2题。1.山东淄博所在的地理区域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五一假期,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淄博体验了特色烧烤,他选择的最合理的铁...(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9:1.1地球概述 练习(含答案)沪教版(上海)地理六年级下册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1.1地球概述练习沪教版(上海)地理六年第二学期学校:__姓名:__班级:__考号:__一、选择题(共24分1.(本题2分)下列不能作为地球大小的证据的一项是A.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上居住着60多亿人口D.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2.(本题2分)最早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形状的人是( )A.伽利略 B.麦哲伦 C.魏格纳 D.加加林3.(本题2分)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地球的最大半...(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0:鲁教版六年级地理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测试题(含答案)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六年级地理气候测试题学校:__姓名:__班级:__考号:__一、单选题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 C. D.二、综合题3、读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2)B、C两地中,常年湿润...(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1:2.1 地图的语言(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上海)(共35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35张PPT)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有山不风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地图2.1 地图的语言沪教版 六上 第二篇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的用途:你用过地图吗?地图的用途:什么是地图?地理景观地图与地理景观图不同,它能显示大范围地图甚至整个国家、整个大洲、整个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图的用途:什么是地图?地理景观概念:按照一定比例将...(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2: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课件:2.2 地图上的经纬网(共33张PPT)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共33张PPT)地图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世界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于1492年发明制作的,它现今保存在纽伦堡博物馆里。二、地球—经纬网地球—经纬网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纬线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在哪里,我们能够一口气绕地球很多圈?脑筋急转弯特 点: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各纬线圈,长度不等。N地球—经纬网—纬线二、经线和纬线的特点1、纬线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形状长度数量指示方向空间特征圆从赤道向两极...(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Tags:六年级,地理,ppt,备课,资源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