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8.2《登高》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提高由意象入手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2、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重点]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诵读诗歌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吟诵法。2、讲析法和点拨法。3、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正式讲课之前,大家先来看这样一幅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2: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7《金色花》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金色花教学设计 内蒙古莫旗达斡尔中学吴艳丽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讨诗歌所表现的母子间的浓浓深情。教学重点:有感情、有表情地诵读课文教学难点: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文能力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导入课题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梦回繁华》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添加修饰语,归纳《清明上河图》的特征,感受画作的艺术魅力。2. 借助资料,理解“梦回繁华”的深意,领会画作蕴含的思想文化。【课前准备】1. 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 阅读雷收麦对周延亭的访谈《〈清明上河图〉为何是北宋的“盛世危言”》,思考:毛宁以《梦回繁华》为题揭示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征。【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提炼初读之感受同学们课前完成了自读,明确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发现,给下面的句子加一个修饰语,概括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怎样的画作。__ 的《清明上河图》。...(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4: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15.《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教学重难点:同目标1、2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要求《白杨礼赞》是一篇清新隽永的著名抒情散文,预习时请思考:1.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杨树?又为什么要“礼赞”?请运用文中关键性的词句有条理地说明。2.文中是怎么描绘高原景色的?为何要描绘高原景色?妙处何在?3.从“不平凡”的反复运用说明作者的思想进程、感情脉络与段落结构。 二、回忆作者原名、籍贯与代表作三、请同学试解题意“礼赞”:“礼”,敬礼,致敬。赞,赞美...(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22《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说明文对于清明上河图所介绍的内容,归纳其“繁”的特点。2.通过分析文章顺序、语言、方法等角度学会作者呈现文章“化繁为简”的技巧,把握说明文有序、方法恰当的共同特点,领略本文独特的文学性与科学性兼具的语言风格。3.探究《清明上河图》背后纷繁复杂的创作意旨。【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本说明文的技巧和语言风格。难点:结合背景探究文章创作意旨。【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字音字形1.汴京(biàn)2.翰林(hàn)3.题跋(bá)4.擅长(shàn)5.城郭6.考订7.内忧外患8.绢9.田畴(chóu)10.春寒料峭(liào qi...(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6: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语文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勤劳的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质朴无华的字里行间的深情。3、学习本文运用的夹叙夹议的手法,感受该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1、了解母亲的平凡伟大。2、学习语言的质朴无华。教学难点:体会情感的博大深沉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大家看黑板上板书的题目,我们齐读,先看这个题目,如果这是一节作文课,让你先回忆我的母亲,你会先写些什么呢?我猜同学们会写母亲为这些年为我做的一些事情。还会写母亲为我付出了一些辛苦,还会说我对母亲的一些感激,还有怀念。教师...(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7:部编版初中语文 七年级 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知音律美。(重点)2.欣赏画面,探究手法美(联想、想象)。(难点)3.结合背景,品味情感美。【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每当我们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时,总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莫测。浩瀚无垠的夜空中,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星光闪烁的夜晚,跟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去游览“天上的街市”。1.认识作者:郭沫若。学生勾画、笔记。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8: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读课 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踊跃竞选,争做校园小主持——导读课 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情境与任务活动一:竞选通告班级要举办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班级文艺小组准备在同学们中间选一名校园小主持,带领全班同学领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学们可以根据本次宣传活动需做的工作做好准备,报名参加竞选。竞选通告亲爱的同学们:为了让大家在宣传活动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不同学校的特色,感受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班级文艺小组决定在同学们中间选择一名大方得体、语言表达能力强、富有感染力的同学作为本次宣传活动的校园小主持,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班级文艺小组2023年9月21日活动二:踊跃竞选做主持1.自我介绍。内容:姓名...(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9: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学习本文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体会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兼顾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自学展示,整体感知作者简介、作品介绍法布尔 《昆虫记》(师作补充介绍,屏幕出示)重点字词(小组交流,师做补充,屏幕呈现)整体感知文章法布尔从哪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小组讨论交流,互动展示)答案要点: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第一部分“蝉的地穴”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次(2-...(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0:部编版初中语文《春》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1:【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古诗词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后的课外古诗词,学习课外古诗词既可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适应,学生在七年级上这一阶段在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得到调整,逐步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加之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2: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背影》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引共鸣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设计导语:“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父爱如山,父爱无言。父爱是一缕冬天里温暖的阳光,驱赶我们心灵中的寒;父爱是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总是在生活遭遇阴霾时出现。朱自清读懂了父爱,终以泪释怀。(板书题目)1.出示教学目标⑴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⑵理解关键语句、学习人物写法。⑶体会父子情深,懂得理解亲情。 2.检查预习情况(1)作者简介找学生分享课下搜集的资料,其他同学相互补充。出示幻灯片展示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形象,展示了春秋时代政治外交上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面貌。我在教授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手段,以诵读和感悟为方法,以创作对联的形式为依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4: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考虑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正值青春年华,满怀美好的梦想、饱满的激情。此情此境下,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的体认,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青春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而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承载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学习讴歌青春的激情之作,感受伟大领袖毛泽东对青春的吟唱,从而引导高一同学好好把握青春,为高中三年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诗歌,《沁园春·长沙》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通过把握意象,品味意境,反复诵读,感受诗人的博...(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5:《品情悟理,浸润心灵——抒人生感悟》写作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品情悟理,浸润心灵——抒人生感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联系生活体验,借鉴本单元所学的散文写法,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抒情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思,提升审美情趣。2.借鉴本单元散文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升格自己的作品,参加班级原创散文朗诵会,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独特感受。3.倾听并鉴赏同学们的作品,发现身边的感人亲情,结合生活说说如何从散文中品悟人生哲理。【拓展资源】李娟《父亲的白发不是老》;宗璞《好一朵木槿花》;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高尔泰《梦里家山》【学习过程】冰心说:“当一个人物,一桩事迹,一幅画面具体体现出的人性美向你袭来时,它就像一根扎到心尖上的长针,一阵卷...(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6: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抓住细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效果。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3.学会细节描写来反映生活或描写人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细节描写来反映生活或描写人物。难点:1.激发情感,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行形象的表达。教学过程导入火眼金睛辨身份(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7: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14.1《促织》 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促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促织》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言文短篇小说,《促织》揭露社会的黑暗,锋芒所向,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是一篇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悲喜剧,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它的情节离奇曲折,描写生动细腻,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很值得高中生一探究竟。《促织》《变形记》是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两篇课文,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促织》是蒲松龄创作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成...(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篇18: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3.2《哦,香雪》 教学设计点此进入下载文字摘要:《哦,香雪》教学创意设计一、设计意图(一)这是一篇至情之文。在闭塞落后的乡村生长的少女,对外面的世界、对走出大山融入文明的热切向往,令人感喟,叫人动容。这属于那个春潮涌动的时代脉动,也是作者当时25载青春年华的绮丽梦想。(二)这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其情节因素比《百合花》显然要散淡得多,环境的渲染、心理的摹写可以说是浓笔重彩;人物群像也塑造得错落有致,相映生辉。(三)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者,顾名思义,应该以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表达为主。教材编者的用意在于鼓励学生相类比照、拓展视野、学习迁移。不过,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或者当作讲读课,精耕细作;或者当作放羊课,“任其自然”...(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Tags: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部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