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笔记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笔记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一、名著概览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内容梗概:《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写作目的: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艺术特色: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
图片详情:
![]() ![]() 篇2: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学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学知识点整理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022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1.放大镜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镜片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2.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放大镜的镜片 中央厚,边缘薄 都是由玻璃制成,都是透明的。玻璃片 中央和边缘一样厚薄近视眼镜的镜片 中央薄,边缘厚3. 自制放大镜:用装满水且透明的水杯或用水滴。1.2.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而把两个凸透镜平行放置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
图片详情:
![]() ![]() ![]() 篇3:15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15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诫子书-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1.夫 君子 之行,静 以 修身,俭以养德。夫:fú,助词,用于句首发语词 之:的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目的,来(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不,不能 无以:没办法 俄而:不久 宁静:宁静专一 致:到达明:明确、坚定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远:远大目标 形作名译文:不能内心恬淡 ,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
图片详情:
![]() ![]() 篇4:中国现代史常考知识点整理中国现代史常考知识点整理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国现代史常考知识点整理一、重大事件的标志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件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的历史事件 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事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标志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标志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图片详情:
![]() ![]() 篇5:第23课《马说》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第23课《马说》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马说知识点总结(超实用)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伯乐:本名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马 而:表转折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故:所以 虽:即使 3.祗( zhǐ):同“衹(只)”,只、仅 【通假字】 4.奴隶人:奴仆5.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6.槽枥:马槽 之:的 于:在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
图片详情:
![]() ![]() 篇6: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笔记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笔记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一、名著概览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内容梗概:《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写作目的: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艺术特色: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
图片详情:
![]() ![]() 篇7: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姓名: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数位顺序表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计数 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二.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三.怎么样读万以上的数?1.读数要先分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2.读数要从高位...
图片详情:
![]() ![]() 篇8: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整理-最新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整理-最新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整理MODULE 1 Lost and Found1. lost and found box 失物招领箱 2. welcome back 欢迎回来3.first of all 首先 4. here is/are... 这有...5. from now on 从现在开始 6. be caref...
图片详情:
![]() ![]() ![]() ![]() 篇9:六年级上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科学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上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科学知识点整理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工具,并且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用到很多技术。工具和技术会随着人们的需求增长而不断发展。2.通过不使用任何工具、借助一些工具、利用核桃夹分别尝试取出核桃仁,并且评价用不同方法取出核桃仁和利用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取核桃仁活动方法 是否费劲 是否费时 是否取出完整核桃仁用手扒 很费劲 很费时 没有用砖头砸 不太费劲 不太费时 没有用核桃夹 不费劲 不费时 有3.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的工具和技术的看法。3.2.斜面1.日常生活中,无障碍通道、盘山公...
图片详情:
![]() ![]() 篇10: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整理及问答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整理及问答题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初中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整理及问答题一、知识点整理二、简答题1.中国农业起源于何时什么时期?答:距今 10000 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2.半坡人生活的流域、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答: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距今约 6000 年。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什么样式的?答:半地穴式圆形房屋4.半坡人使用什么类型的石器?答:磨制石器5.半坡人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答:粟。6.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什么?最具特色的又是什么?答:陶器;彩陶。7.列举半坡人使用的乐器和纺织工具。答:陶埙;骨针、骨锥、纺轮。8.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的是哪一原始居...
图片详情:
![]() ![]() Tags:司马谏议,知识点,整理,精选,10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