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张汝伦《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原文阅读

日期:2015-5-20 10:46 阅读: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文轻理”,与其说是一种“缺陷”,不如说是一种“补充”。这一“补充”,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即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 
     ●“经典”与“创新”并不相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而拒绝阅读经典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阅读经典,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往往是出于对比较高级的智慧的追求。人的素质单靠学英语和电脑是培养不出来的。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上海中学生最喜爱哪十本书?文汇报日前报道说,中外名著经典仍然是中学生的首选。这引起我很大兴趣。记得去年APEC会议期间,也有报道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仅在上海书城就销售了76本。当时读到这则消息,也颇使我心动。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这些消息听来几乎令人无法相信。然而,它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即使不断地有人要大家相信,现代人已无暇顾及经典,经典不把自己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但事实证明,还是有人要看原汁原味的经典,包括我们的中学生。
    人们的确需要一次性消费的书籍,人们也非常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的东西。所以,对于此次上海中学生推荐的书目中,有关人文的偏多,而科学、经济类太少的倾向,包括新闻报道在内,对此也是提出异议的,认为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其实,我以为,它揭示出的,恰恰是我们日常教育偏重“工具性阅读”的“缺陷”。所以,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文轻理”,与其说是一种“缺陷”,不如说是一种“补充”。
    这一“补充”,事实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即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
    经典之为经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这就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的最多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包括中学生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它们也就不会过时。
    经典不等于真理,经典所说的也不可能都正确,经典之所以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读它们,不在于它们保证了真理,也不在于它们具有超越时空的消闲功能,或“工具理性”的实用功效,而是在于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消失就是文化的消失。接受经典和珍惜经典,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创造的开始。摒弃经典,或将经典视为收藏的文物,都是在断送文化。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所以,在当今“快餐式”“工具性”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之时,中学生课外阅读自发呈现的“重文轻理”倾向,就并非是一种什么“缺陷”。
    事实上,“经典”与“创新”并不相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而拒绝阅读经典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的。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是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源泉。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鲁迅,我们在读他们著作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引经据典,挥洒自如,将传统的资源化为自己的创造。相反,缺乏经典,往往是由于拒绝经典。很难设想一个对唐诗宋词极少涉猎的人会成为一个大诗人。
    当然,在任何时代,创造者总是少数。阅读经典,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有什么创新的宏伟计划,却往往是出于对比较高级的智慧的追求。这种追求的欲望,自然反映了一种较高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在此一追求中,又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现在到处都在讲素质教育和人的素质,但人的素质单靠学英语和电脑是培养不出来的。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阅读经典作为我们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必然会拥抱经典。经典将提升市民的素质,陶冶市民的品格,赋予一种内在的大气和高贵,给予前所未有的厚实和高度。

Tags:张汝伦,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