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第11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设计(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设计(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 11 《论语》十二章 节次 第1课时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正音正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不愠( ) 一箪( )食 三省( ) 罔( ) 殆( ) 曲肱( ) 传( )不习乎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诒。( )( ) ②三军可夺师也。( ) (参考答案(1) yuè yùn dān xǐnɡ wǎng dài gōng chuán (2)①罔 殆 ②帅 ) 设计意图:辨析重点词语,培养养... 图片详情: ![]() ![]() 篇2: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作业(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1小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兴趣爱好的人境界最高。C.“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汉。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而”有转折的味道,可见,知新比温故是更重要的学习方法。二.基础知识(共5小题)2.古今异义。(... 图片详情: ![]() ![]() 篇3: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1.重点字词(1)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 __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5)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7)传不习乎 ______________(8)四十而不惑 ______________(9)不逾矩 _______... 图片详情: ![]() ![]() ![]() ![]() ![]() 篇4: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不亦说乎(______) 三省吾身(______) 传不习乎(______)不逾矩(______) 一箪食(______) 好之者(______)曲肱而枕之(______) 博学而笃志(______) 逝者如斯夫(______)二、选择题2.我能正确的朗读课文。(1)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图片详情: ![]() ![]() ![]() 篇5: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作业2021—2022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选择题1.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以理解为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讲学习方法的。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3.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图片详情: ![]() ![]() ![]() ![]() ![]() 篇6: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题(含答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题(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第11课.《论语》十二章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雍也(yōnɡ) 不愠(yùn) 曾子(zēng) 三省吾身(xǐng)B.好之者(hǎo)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逾矩(jǔ) 思而不学则殆(dài)C.论语(lùn) 曲肱(gōng) 笃志(dǔ) 传不习乎(chuán)D.一箪食(dān) 不舍昼夜(shě) 乐之者(yuè) 逝者如斯夫(fú)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图片详情: ![]() ![]() 篇7: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作业(含答案)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篇 《论语》十二章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 图片详情: ![]() ![]() 篇8: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堂作业(含答案)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堂作业(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11课 《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曲肱而枕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4)吾日三省吾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习:(2)人不知而不愠愠:(3)思而不学则殆殆:(4)人不堪其忧堪:3.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不思/则罔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 图片详情: ![]() ![]() ![]() 篇9:11《论语 》十二章 教案11《论语 》十二章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1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时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注重节奏和语气,并在诵读中加以体会其内在含义。(重点) 3.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疏通文意。(重难点)同学们,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1.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 图片详情: ![]() ![]() 篇1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第11课《《论语》十二章》(原卷+解析卷)【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第11课《《论语》十二章》(原卷+解析卷)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双减作业设计(原卷)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书。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 图片详情: ![]() ![]() ![]() ![]() 篇11:论语基础测试(无答案)论语基础测试(无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论语》十二章练习班级: 姓名: 得分:1.给加点字注音(8分)论语(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一箪食(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曲肱而枕之( )2.解释加点词意思(28分)(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为人谋而不忠乎(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8)传不习... 图片详情: ![]() 篇12:(10月5日)《论语》十二章—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2022年国庆假期作业(原卷版+解析版)(10月5日)《论语》十二章—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2022年国庆假期作业(原卷版+解析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论语》十二章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各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⑦... 图片详情: ![]() ![]() 篇13:11《论语》十二章(课件+教案)11《论语》十二章(课件+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进一步熟悉文言文,理解各章语录的含义,提高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理解孔子的生平的介绍和思想,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结合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成语导入: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这些成语都是《论语》中的语句演化并固定为成语,今天我就一起了解孔子和《论语》。了解孔子(1)关于孔子孔子(前551一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 图片详情: ![]() ![]() ![]() 篇14:每日晨读之劝学+论语名句(8页)每日晨读之劝学+论语名句(8页)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西晋·陈寿·三国志释义: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须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释艾:筱事只要肯苄空夫,再难永的事也能永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释艾:”天最室贵的时简是章晨不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释义:罘以简地位、學简比自己低的穴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澳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唐·杜甫释文:读书只宥读遂书,博览群书,这群落实到笔苄,运角起来牙能得心度学,宥如郑助”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礼记·学记释文:宝名芣经避欠的雕镓,是晟罘宁”块好宝老的,欠罘学匀,莫米会懂得礼仪的别人人不... 图片详情: ![]() ![]() ![]() ![]() 篇15:11 《论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1 《论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统编版)第11课 论语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B.罔(wáng) 笃志(d ) 殆(dài) 焉(yān)C.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D.三省(x 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 图片详情: ![]() ![]() ![]() Tags:论语,作业,精选,15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