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阅读理解(含答案)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阅读理解(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阅读理解专项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本文选自《_________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3.“人问之”,说说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这则文言文?( )A.投桃报李 B.瓜田李下 C.道旁苦李 D.桃李满门5.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图片详情:
![]() 篇2: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文中通过讲述干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看到果实累累的李树,小伙伴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干戎没摘并判定这是苦李的故事,展现了王戎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的人物形象。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文,其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为本单元另一语文要素的训练一—简要复述课文做铺垫。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
图片详情:
![]() 篇3: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习情境】举行“俊杰故事我来说”故事会,说说我喜欢的俊杰人物故事。【任务设计】讲历史故事,识俊杰王戎【学习目标】1.识记,书写“戎,竞”等5个生字,背诵课文。2.用看注释等方法读懂故事,能复述故事。3.说清“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认识善察善思的王戎。【学习重难点】 1.背诵课文,复述故事; 2.说清“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认识善察善思的王戎。【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活动安排】 活动一:明确单元主题,导入俊杰人物1.看图片猜故事师:同学们上课前咱们来玩个游戏,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图片)第一幅图司马光砸缸...
图片详情:
![]() ![]() 篇4: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n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共包含三篇课文,它们都是文言文,其目的就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表现人物的品质。本文讲述了-一个善于观察、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四句话,表现出了王戎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推理的好品质。通过本文的...
图片详情:
![]() 篇5:25《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备课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王戎不取道旁李》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2.结构特点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如,“竞走取之”写出了众孩童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众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详情:
![]() 篇6: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教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表格式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 学时课一、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目标及重难点: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优秀品质。 核心问题: 怎样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意,讲好故事? 解决措施(子问题、任务群): 任务一:初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任务二: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任务三:讲故事,悟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流程课堂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图片详情:
![]() ![]() 篇7: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戎”字;结合注释,理解“尝”“竞走”“唯”“信然”等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会找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生动。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认识文言文,引出课题1、孩子们,还记得那只填海的小鸟吗,它是谁?(精卫)让我们一起朗...
图片详情:
![]() 篇8: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都是文言文,他们短小精悍,言简意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二、书写课题,释题明义1.指导识字:“戎”是生字,长横短横竖撇,表...
图片详情:
![]() 篇9: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文言文,所以四年级学生相对来说稍微好一点,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接着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理解中明白“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读生字。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提示生字“戎”的读音...
图片详情:
![]() ![]() 篇10: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四个生字,会写“戎、尝”等五个生字。用多种释意方法,把握古文意思,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3.学会基本断句原则,自主划分古文节奏,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4.知道这则故事赞美了王戎善于思考、博学多识和冷静推断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学会基本断句原则,自主划分古文节奏,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知道这则故事赞美了王戎善于思考、博学多识和冷静推断的品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图片猜历史故事,出示图片。(刻舟求剑、完璧归赵、司马光砸缸、孟母...
图片详情:
![]() 篇11: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戎”“竞”“诸”3 个生字,会写“戎”“诸”等 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背诵课文。3.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二、教学准备 微课《“戎”字的演变》,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猜故事名称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名称,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如果他猜对了,孩子们就跟着齐读两遍。师:准备——开始请生1234猜故事名称。生猜对第一二三四幅图。二、引课题师:孩子们真厉害!这些有智慧的少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王戎...
图片详情:
![]() ![]() 篇12: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教学 要求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重点)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难点)教学 课时 两课时。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课件。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读读这两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这两句话和我们现在说的话有什么不...
图片详情:
![]() ![]() ![]() ![]() 篇1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戎、竞”等生字,理解“唯”“折枝”等重点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3.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感知王戎等人物形象。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二)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课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了解故事内容,熟读成诵,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故事内容,能...
图片详情:
![]() 篇14: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通过读准字音、借助停顿提示读通读顺小古文。尝试背一背。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借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了解课文大意。3.利用图片、T形图,学着用关键词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为下节课借助图片、关键词讲故事做铺垫。4.初步体会对比的写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品质。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本四、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图片,猜故事名。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玩个猜故事的小游戏吧。同学们可真厉害,都没有难倒大家,让我们开启聪明的脑袋准备上课吧!板块一:揭示课题1. 谈话导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刚才这些故事讲的都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今天我们也要...
图片详情:
![]() ![]() 篇15: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戎”字;结合注释,理解“尝”“竞走”“唯”“信然”等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会找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生动。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冷静推理、不随大流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进入课题1、师:(课件出示李子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生:(生:李子)...
图片详情:
![]() ![]() ![]() 篇16: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反思 素材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反思 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四篇文言文,也是本册书编排的第二篇文言文。如何让孩子把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及第六单元学习的“批注”阅读法相结合,尝试独立读懂课文,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是我在备课中着重考虑的问题。 经过深入的思考,我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读通句子,读好停顿,并边读边批注,写下疑问;接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查阅资料,说一说文章大意,再读文批注,写下读后感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这个故事,借助讲故事的方法练习复述课文。...
图片详情:
![]() ![]() ![]() 篇17: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素材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6张PPT)1.草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新知讲解王戎,字濬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为安丰县侯。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了解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zhé新知讲解zhūjìng诸竞wéi唯戎róng新知讲解摘李子竞走王戎尝试诸多唯一新知讲解诸竞唯zhūjìngwéi尝cháng...
图片详情:
![]() ![]() ![]() Tags:王戎不,取道,旁李,阅读理解,精选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