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心中的那杆称

日期:2014-10-22 09:56 阅读:
  心中的那杆称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徐建平
  今年培训的主题是评价系统、量规什么的。第一天刚开始,对这些术语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从教十几年来自己心中一直有一杆称,那应该就是所谓的评价吧。
  评价可以量化吗?可以。在授课之前,先把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的划分,对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水平进行一个预测,这应该就是最初的评价设定。评价的角度全面、定位准确,一定会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评价可以整齐划一吗?未必。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性是否会丧失呢?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到今天仍旧有其巨大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性格品质不同,特长爱好有差异,如果用“一刀切”的办法去评价,势必会出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学生,他只要在课堂上敢于大声发言,是不是就该评价为优秀;或者只要他敢于主动发言,哪怕只说了几个字甚至说错了,是不是也该被鼓励。而对于一个一贯表现得比较积极、发言质量比较高的学生,评价其为优秀的标准就不能只满足于回答了问题,而应该是条理清晰、表达清晰、思维清晰等更高的要求。
  评价的原则是什么?我想,是每个老师心中的那杆称。这杆秤,是一个老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乐于为工作付出;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心里。这样才是真正准确无误的评价。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每一位热爱教学的老师能拥有更科学的方法。
Tags:中的,那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