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晓声 识器--我们永恒的追求

日期:2014-10-22 09:28 阅读:
  晓声 识器--我们永恒的追求
  威海市荣成五中  岳保红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有一句名言“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读来细忖,寓意深刻: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研修已走过五个年头,这期间埋怨之声有之,讨伐之声间杂之,敷衍之声充斥之,这是人之常情。一种改革总要经历万般磨难,方能尽显高明本色。“钱学森之问”令多少中国教师汗颜,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要“穿新鞋而拓新路”,相信这正是省厅强力推行2013年暑期培训的动机所在。
  古人尚知“操千曲 观千剑”,我们21世纪的人民教师觉悟难道尚不如古人?我们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活到老学到老,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诺贝尔之痛”虽在莫言之处缓解,可文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其作用值得商榷,科教才能兴国啊!
  研修走过懵懂、趟过险滩、送走晚霞、迎来曙光,凝思间忽然记起神医华佗所创“四诊法”--望闻问切,流传千古,造福亿万苍生,时间愈久,越尽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何也?来源于千百年实践的真理,何惧挑战!
  的确,现在的研修枯燥,或言之难以掌握,更难谈运用,纸上谈兵谁都是专家学者,可教育来不得虚假。于是乎,觉得华佗老先生的“四诊法”或许能在显神威:“望”--研读学习手册、学习模块章节、用PDF观看视频;“闻”--自己理解学习内容、与身边的实例联系、用心钻研切忌浮躁;“问”--与同事交流切磋、积极求教指导教师、在线研讨寻专家学者灵丹妙药;“切”--研修后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收获学生敬畏的钦佩。
  趟过枯燥,迎来春意盎然
  送走单调,品味秋实累累
  研修  让你我相逢今朝潜心求学问
  研修  让你我共筑明日成功之坦途
  “晓声 识器”  你我今生永恒的追求
Tags:晓声,识器,我们,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