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需要理由吗? 济宁市育才中学 语文指导教师 黄玉兵 山东省远程研修六年了,很多人产生了倦怠感,有人怀疑研修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忍不住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研修?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职业的教师来说,研修,还需要理由吗?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逼迫着老师必须研修,你不与时俱进,就会落伍时代。现代社会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不学,将会被时代淘汰;学慢了,也不行;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研修能促进教师读书、写作和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水平。 研修助推阅读。毋庸讳言,现在语文教师大多数不读书,这是不争的事实。理由可以找出N多:没时间,没兴趣,没心情,没环境,没条件,没意思……可与我们同时代的一些名师,人家为何能如饥似渴地苦读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学、教育等各方面的书而没这么多的借口呢?可见,“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懒惰是也。名师和我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和习惯。在这方面,史建筑老师的感受很能说明问题:“我近乎苛刻地规定着自己每天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起初极不适应,自己经常和自己打架,后来竟磨合得非常默契,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单是2005上半年就读完了季羡林、冯友兰、李泽厚、周国平、沈致远、朱永新、肖川、海德格尔等人的十几本书。”史老师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读书,无论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对学生,都是负责任的一种体现。你要想弄懂每年研修的课程,就必须大量阅读相关材料,今年21世纪课堂中的评价,有很多专业术语,就需要平时的阅读积淀帮助理解。 研修提升写作。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练笔,保持写作的激情。“语文教师应当热爱写作”,这是南京市首批教授级特级教师、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老师的话,也是千千万万名师们的心声。读书是写作的准备期,写作是对读书效果的检验和升华。语文教师不写作,辅导学生写作就没有说服力,作文技法的讲解就有纸上谈兵之感。正如王栋生老师所说:“我喜欢写作,是因为我觉得每次写作都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同样,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也把这种发现与创造的乐趣告诉学生。如果一位教师自己不爱写作,他的学生会爱写作吗?”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写同题作文,和学生共同成长。我在教授《唐诗宋词》时,通过“下水示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六年研修,我撰写了10余万字的教育教学作品和随笔感言。如果没有研修,我肯定不会收获如此丰富的成果。 研修促进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一名教师具备了这种能力时,他能够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认真自觉地检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当不断反思成了一种习惯时,它会形成一种力量,促使教师不断进步。学者型教师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反思。李镇西老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说:“同样两个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工作,同样兢兢业业地上班;三年后,其中一个无甚进步,最多就是所教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而另一位教师却硕果累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前者每一天的兢兢业业都是盲目而麻木地工作,他表面上工作了三年,其实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后者则的的确确工作了三年,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这就是我说的反思型教师。所谓反思,在我这里的语境里,不仅仅是‘想’,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的说,即‘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话令我们年轻教师警醒、深思,也为青年老师专业成长指明了一条路。每年一度的研修为我梳理平常课堂教学教训和经验提供了宝贵机会,促进了我的教学反思。 Tags:研修,需要,理由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