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间的幸福--我的六年研修侧记 研修组长 王菲 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老师们又要为了自己的教育梦想开始充电了。研修三天来,我认真地评价老师们的研修作业,细细地品读老师们的研修感言。每每读到文字优美、感情细腻的随笔感言,我的内心也被激起一层层涟漪,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六年研修路。不得不承认,研修的这六年,是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最快的六年,是我作为教师收获幸福最多的六年。时光流转,幸福易逝,为何不能用文字将他们一一记录下来呢? 2008年的幸福 带着宝宝研修 还记得2008年的研修还比较侧重于新课标下常态课的设计。这个话题难度应该不大,可是对于刚刚毕业不久的老师来说,完成一份比较满意的作业难度很大。可是,刚刚做了妈妈似乎感觉一下子有了一种责任感,我给自己打气不能输给其他老师。因此,我坚持在炎热的7月穿着放辐射服和其他老师一样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写随笔。至今还记得我第一天写的随笔被指导老师推荐时的喜悦之情。 2009年的幸福 作业终被推荐 成为优秀学员 第二次培训,正像很多老师说的,少了份茫然,多了些期待。与08年相比,这次培训将以模块教学为主,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还记得张志勇厅长将远程研修主题定位为“与新课程一起成长”。那时候上午与本校的老师一起看视频,下午晚上与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在线研讨,与课程专家在网上进行交流。培训中的每一份作业,每一篇文章,所有文字都是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虽然写的不算完美,但都是认真对待,经常为了完成一个作业,翻阅大量的资料,提前写好草稿,修改很多次,然后才敢提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业被指导老师推荐了,并被评为当年的省级优秀学员。 2010年的幸福 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很难真正品尝到当教师的乐趣。经过08、09年的研修积累,我感觉自己在对新课标的理解更到位了, 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更加自信了。在学校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当年我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是的,感谢研修,是那个流火的七月,让在专业成长中珍惜自己的个性,塑造属于自己的教学人生。 2011年的幸福 参与远程研修课例的录制 有人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想幸福也是这样的吧。没有积累、没有付出就没有能力去收获幸福、迎接幸福。2011年的研修,华东师范大学的鲁子问教授来我校录制远程研修课例。学校推荐我连同学校的5为优秀教师参与课堂的录制工作,也就是说我们的课要被全省高中英语教师观看。我从一名被动的研修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地研修参与者,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老师都有的,这样的幸福是独一无二的。当年我录制的是《演讲与辨论》课,在录制课例时,我有了同鲁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领略了一位知名学者的渊博知识和平易近人。有了对研修课例的了解,2011年的研修我就有优势了,当年有一个作业被省级专家推荐,并评为省优秀学员。 2012年的幸福 优秀研修组长 全国优质课三等奖 在去年的研修中,我的研修身份从学员转为研修组长。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不研修了,事实上任务更重了。研修组长有推荐优秀作业的任务,所以要求熟悉研修的基本内容。由于学员都是在晚上提交作业,所以研修的每天晚上我都工作到12点钟,生怕错过一份优秀的作业而影响到研修团队的成绩。记得那年,学得最好的就是思维导图。在2012年的全国优质课评选比赛中,我将这一新的教学工具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2013年 幸福进行时 收获是令人喜悦的,而幸福需要的是感知。幸福也许就在短短的那一刻在我们身边停留过,总之是我们注意到它的存在。当我想说的话,我发表的作业和随感评论,在敲击键盘的那一瞬间呈现出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幸福在我的手指间流淌出来。回首六年研修路,其间有困惑、有挫折、有迷茫、有不解,但是我们收获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最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成为了走在时代前沿的教育者。 2013年,我们正在研修、幸福进行时。 Tags:手指,间的,幸福,我的,六年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