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 做研修的忠实粉丝 潍坊高密市第四中学王芳玲 又是一年研修季,今年的研修来的更早些,但内心少了以往对新技术的惶恐,多了些平静,明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积极改变教学的思想和模式,改变传统教学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些过分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多、废、低效的问题。在内心坚定地告诉自己:参与研修,静心学习,钻研技术,反思教学实际,着眼学生需求,在做中学,真正把技术学到手,让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 在懵懂中渐渐有了些心得。 在我看来,“翻转课堂”呈现出来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学与教所固有的教学范式和习惯,而是将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让教师的指导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差异教育。这不正和我们学校作为潍坊唯一试点学校进行的分层走班不谋而合吗?这样可以增强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增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不也与“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差异化办学目标相契合?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不也随时可以反复学习随时查阅吗?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技术改变教学”的理念下,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哪些课堂可以有更精彩的展示呢? 回想我们高一学习的一篇课文--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我们收集了关于马丁?路德?金本人以及他斗争的一些资料,美国过去、现在种族歧视的一些图片,世界种族斗争的图片,也准备了他演讲的视频资料,还有当时美国黑人的地位等相关资料。而在课堂表现并没有预想的精彩,就是因为这些资料的展示太快,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不一样,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如果有了“翻转”的充分自主的学习和研究,课堂上的讨论应该较为激烈吧? 进入高二,我们很快就要开始古代诗歌鉴赏主题学习,李白、杜甫、苏轼作为古典诗词的集大成者,学生要对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生平经历,人格操守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粗略介绍,学生肯定印象模糊。如果我们收集《唐之韵》《名家品读》系列(重庆卫视)、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名家的朗读,针对每位作家的背景介绍及同时期诗歌鉴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阅读的条件,是否会对这些诗词名家有更多的共鸣与情感的契合呢? 高三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三学生进入冲刺阶段,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不同、基础不同、学习速度不同,因此要在课堂上完成对全体学生的针对性辅导,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使用“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通过考点学案导学来进行探索和运用,为学生打造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流程,满足了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求,教师在课堂或课余时间适时地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吸收内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否可以提升高三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学习吃力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达到“学懂”的目的。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教学资源库一旦建立起来,,大量的名家视频、电子书、影视作品会大大地开拓学生眼界,拓展其语文乃至人文学科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我们老师也将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辅导学生的作业,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让我们拿出一又二分之一热情,且学且努力,让“微课”“翻转”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Tags:一又,分之一,夏天,研修,忠实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