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难消时 头脑起风暴 威海文登四中 王丽 研修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第一次在学习时有了自我选择权,挺新鲜,竟然有A套餐、B套餐。当看到B套餐时,我心中一惊,莫不是自己与研修是心有灵犀。前些日子还在期待能接受关于微课程设计的专业培训,没有想到竟然是梦想成真。第一次听说“微课”是在数学优质课评选通知中有提到,因忙于备课,无暇静心查看它;第二次是数学教研员进校指导略谈了一下“微课”,又因为忙于工作,未曾潜心研究它。当我第三次同时看到“微课”与“翻转课堂”时,我头脑一惊,天呀,“微课”已经由不得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它已经真真切切的走到了眼前,而我由于骨子里的潜藏的一丝惰性,一丝抗拒已经与它两次失之交臂了。我头脑中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暴,作为教师,很清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在迅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自己呢,总是很被动的接受这些新生的事物,这一次随着研修得深入,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我一定要一探“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庐山真面目。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找准心仪已久的研修(B套餐)目标,迫不及待的打开,若干个课程模块引领我一层一层的解开了微课的神秘面纱。所谓“微课”,是时长仅为5-8分钟的教学视频,它把各学科上的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进行分时分段分项地解剖,然后拍摄下来供学生观看的,这样短小精悍的视频吻合学生课堂最多仅10分钟高注意力的实际,它还可由学生在零碎时间里借助手机完成且可以多次重复性观看。而“翻转课堂”则是由美国教师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课堂时间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实验的一种互动课堂学习模式。如今尽管我们的课堂还没有达到如此的“翻转”,但是教研中心推出的“四步八环节”授课模式的本质与它又很是相似。若再能配上具体的“微课”视频,相信一定会更受临界学生的欢迎,学习就再也不用发愁了。我徜徉在研修的汪洋大海之中,尽情的领略专家的精彩讲解与点评,尽然没有感觉到暑期的炎热,真是很奇怪。 二 说来容易做来难 刚对微课有了初步认识,研修的第三天就开始真正的下水了。布置的作业是先设计一份微课程的文档,同时配上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在头脑中开始一遍又一遍的搜索,我要选择哪一节,为什么我会选这一节呢?头脑中风暴又起,教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如此的纠结,窗外骄阳似火,蝉声不断,这次我终于体会到三伏天的威力了,头开始冒汗,我的心提醒自己冷静。终于选定自己的课题,认真得如同学生一样一点一点书写着自己的理想。如今,到了研修的第四天,昨天自己设计的微课程就要以视频的形式发布为作业了。当真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感觉,自己当初的预设能成功吗?自己真的会灵活的应用研修所学进行自己录制吗?看到周围的同事也正热火朝天的准备,我的心有些忐忑。想起自己学习研修内容时,就有些笨拙,因为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自己就不太会,下载的视频还不能打开,后来还是在同事的帮助下,才会下载安装火狐,才一睹研修的真面目。想着自己学习时迟钝,我忽然领悟到:研修之于我,何尝不是高中数学之于学生呢?我们同样都有着远大的目标,都万分的想学好学会,但是受困于自己的基础与能力,想在同样的时间里达到优秀,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理解了学生的无奈,好在,这次有了微课程,我和学生们都有了希望。尽管可能现在我教的作业不是很优秀,或者仅仅是合格,但是我又怕什么呢?爱因斯坦上交的第三只小板凳不是也很粗糙吗?更何况我还不是爱因斯坦。 时代发展到现在,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多媒体打上交道,学生作为祖国的明天,更是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一线教师责无旁贷。“微课”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已被验证成功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在我们的教学中得以渗透,暑期研修为我提供了优秀的资源,尽管我还没有完全学会,视频录制操作起来还很生涩,但是愿意在这条道路上继续研修下去。 Tags:暑热,难消时,头脑,风暴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