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痴迷研修 只为追梦

日期:2014-9-4 10:03 阅读:
  痴迷研修  只为追梦
  烟台莱州市玉皇中学研修组长   潘书朋
  当2013年远程研修的兴奋感还没有散去,又在无尽的期待中迎来了2014年初中双对接远程研修。对于这几年的远程研修,自己逐渐体会到了研修的真谛--“做有幸福感的教师”。
  回顾自己参与研修的心路历程,感悟颇多,可以用六个字概括:迷茫--顿悟--痴迷。
  一、研修伴我一路幸福走来
  对于每一年暑期的远程研修,最初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心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自然对于研修也只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是随着研修的不断深入,自己对曾经擦肩而过的一次次机会而深感遗憾。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2012年的“课程宏观设计”到2013年的“主题单元中观设计”,自己都在用心体会研修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1.2012年的远程研修让我梦想起飞
  在错过了一次次学习机会以后,2012年的暑假研修才让我真正踏上了研修之路。那时,正值2012版新教材使用之际,那次研修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对于新教材的理解当时还是一头雾水,带着几分期待全身心地投入了研修的大潮之中。由于当时自己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学员,加之对于新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尽管自己是在用心研读新课标,作业也得到了指导教师的五次推荐、省专家的一次推荐和省专家的三次点评,可是自己总感觉有点意犹未尽。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学员”称号。
  2.2013年的两次研修让我全面迸发
  如果说2012年远程研修自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么2013年的研修让我感受到了研修给自己带来的无尽愉悦感和成就感。
  由于研修难度较大,所以省项目办特意安排了两次研修。首先是对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进行助学团队的研修培训,而后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和全体学员一起进行了全员研修。
  由于自己有幸成为研修组长,也就很幸运地进行了两次研修。正是由于有了两次学习的机会,才让自己更加深刻的领悟了研修的真谛。
  由于自己平日的不断学习和积累,2013年的研修让我彻底释放自己的能量。其中,助学团队研修期间,三次作业全部被指导教师推荐,一次被省专家推荐,并且在课程简报上做了精彩点评。两篇随笔全部被指导教师推荐,一篇被省专家推荐,并且三次被刊登在指导教师工作简报上。全员研修期间,所写的七篇随笔也全部被推荐,其中指导教师推荐一次,省专家推荐五次,国家专家推荐一次,最终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研修组长”称号。
  二、研修让我感悟学习的快乐
  如果说最初参加研修或许是抱着作业或随笔被推荐的态度,那么在激情过后的冷静思考却是研修最大的收获。
  1.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
  对待每年暑假的研修,有人期待,有人埋怨。如果你带着排斥的心理参与研修,那么你收获的只有牢骚满腹;如果你满怀敬畏之心感悟研修,你看到的将会是美景无限。
  其实每次研修我们都会看到老师们写出的精品作业和随笔,可是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你可曾知道每一份精品作业都蕴含着作者多少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自己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才会收获硕果累累。
  为何每次研修的参与者很多,不管是不情愿的,还是主动投入的,最终能够“登顶”的却是寥寥无几。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其实还是没有领悟到研修的真正用意。
  在每次研修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现象:研修时激情澎湃,研修过后一切又恢复原样。其实平常我们很少将研修当做一种习惯来做,只有到了评选“优质课、示范课”,才会感受到自己平常真得缺少积累,缺少学习。如果能够把研修当成“每天吃饭”一样,那就会让自己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记得有位专家写过一篇感悟:摆正心态,用心研修。看了此文,感同身受。其实研修不是给学校、领导学的,这是自己个人成长的一次机遇。有人曾说过:成功的路上并不拥堵,因为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
  2.“磨课”需要集体研修的智慧
  以往的课堂教学,自己基本上是上完一节课就算完成任务,即使对于教学反思也带有应付的心理。可是研修之后,自己通过学习一些名师的经验之后,才懂得了“课后反思,反复研讨”的价值。
  省专家王玉斌老师就曾经谈到于漪老师成功的秘诀--年轻时“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苦功成就了今天的她。
  这次远程研修进行的“课例打磨”就是很好的“一课三备”,正如张志勇副厅长所说:“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磨课”不是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研修的智慧,这次暑假远程研修带给自己的又将是一次蜕变,而校本研修则是自己教学生涯的再次升华,把握机遇,不断让自己“在课堂中拼搏”,实现课堂的真实有效性。
  今日痴迷研修,只为我一生追逐的教育之梦--让孩子们感受到物理课堂的美。
Tags:痴迷,研修,只为,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