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研修能致远 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 石亮 励志学家丁远峙先生说:"如果把一支蜡烛放进全黑的屋子,黑暗瞬间消失,屋里有了光明.但是,增加十支、百支或千支蜡烛,房间无非是变得越来越亮.但决定性的变化是第一支蜡烛,是它冲破了黑暗."网络远程研修就是我从教生涯的第一支蜡烛.历时3个月的淄博市网络远程研修,使自己经历一次全新、虚拟、立体、互动的高层次、高标准的培训.网络研修使我"脱胎换骨",正悄然改变我的专业成长历程,情郁于中,借大师之语来抒发感受. 研修之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只能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扇门从外面是推不开的,只能由内向外推.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培训,林林总总,印象大都十分淡漠了.参加网络研修,第一感觉就是有一种打开内心之门的冲动,伴随着研修学习的深入,心门自然开启,感受全新的变化,教育生命力由此而萌发. 以前培训大多是:上面讲、下面听,讲什么、听什么,讲多少、听多少,讲完了、回单位就终结了."满堂灌"、"填鸭式"用在教师培训身上,大家也实在无话可说.结果是培训成了应付,提高工程成了空架子,教师倦怠感,苦闷无助感越来越严重,担当教育的大任也变成尽本分,对的起良心等低调心境. 开班仪式加深了对网络研修意义的理解,增强了提升自我专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排除了工学矛盾干扰,制定了的研修计划和目标.在学校的统一硬件配备下,自己家庭也开通了网络,确保硬件到位. 一切来的那么突然,却又那么让人酣畅,参加研修的同事们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致.全国级的名师团队,全市范围的学员,开放互通的资源共享方式,工学不误的优势,吸引了我,充实了我,让自己领略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空灵境界. 集中研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理论板块,异彩纷呈,提升自己.走进名师团队,聆听专家的教诲,倾听成功教师经验,感动师德精神的光辉,每每学后沉思,如醍醐灌顶,骤然醒悟,原来教师可以这样幸福的生活工作.职业倦怠情绪根源于对学习的漠视,对职业责任的缺失,专业成长的抛弃,教师就是最光辉的职业. 专业板块,简约精深,充实自己.研修平台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删直面"高端"的窗口,接受最前沿专家、教授、名师的教诲.《语文课标》板块学习,就提升了以学为主,推进语文课堂改革认识.我的心灵震撼了,一看而不可收,在校忘记中午吃饭,在家经常被催着关机睡觉,脑子里想的是教育要塑造完善的人格,课堂要具生命活力,我为研修着迷了. 同伴互助,在线答疑,促进自己.协作组,工作室,发起话题,在线交流等鲜活的学习形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开拓了思想交流的空间,有了面对名师质疑问难的机会.虚拟不等于务虚,同行们利用研修平台仁者见仁,集思广益,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实现了思想碰撞,资源共享,促使我不断思考着、进步着……作业提交,总结提升,历练自己.我的作业追求原创,拒绝粘贴,把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与收获用文字表达下来.每一行字,每一篇作业,不再是挤牙膏,而是自然的流淌.心领神会的同时,暗笑自己以前懒于动笔的愚昧,更增加了对网络远程研修的感激之情.冷静思索以前的培训为什么不具兴趣,其关键在于网络研修合乎教师工作实际和需要,雪中送炭的事,谁不为之感动. 在岗实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研修带给自己变革的同时,更加萌发了教学改革的冲动.蓦然回首,用新的眼光审视以往的足迹,发现十几年的辛苦工作,竟然打错了"靶子".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以人为本?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了吗?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历程了吗?一系列触及教育本质的思考,使自己觉得回到了教育的原点. 理论与实践结合,走研究型教师之路是在岗实践的基本思路.把鲜活的理念,巧妙的策略,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班级管理中,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一定会结出喜悦的果实.师生间的学习方式变了,心态变了,学习成了师生快乐的桥梁. 研修与工作结合,让研修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坚持走下去.品味名师的成长经历,就是让学习成长成为生活一部分.教师从事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事业,成功在于什么?就在于自我成长意识的觉醒,这是网络研修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 交流与合作结合,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死书,死教书的日子再也不能过了.旧有的个人封闭意识,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应付性的理论笔记,都是教师缺少开放的视野和胸怀的结果.海纳百川,故能成其深,师师合作的双赢工作模式,已成为教师工作成长的基本方式. 我庆幸参加了网络远程研修,从而点燃了我的第一只蜡烛,点燃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意识,合作意识,改革意识.感谢网络研修的决策者、名师团队和指导教师.愿网络远程研修成为广大教师的精神家园,智力来源,创新梦圆,我要大声倡议:唯研修方能致远! Tags:研修,致远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