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的不仅仅是技术 --读张志勇厅长《教育的整体思维与科学精神》有感聊城市临清二中 王泽宾 2012年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换句话说,我们从这样的研修中得到了什么? 我想,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参训心态,不同的付出,不同的理解和能力,自然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中观教学设计理念等. 当然有先进的教育技术:思维导图的制作,电子档案袋的制作、主题资源的创建与利用等. 当然有先进的教学方法:问题化教学法、授导式教学法、评价量规法等. 但我想,这些都是理念的支撑和起航,技术的支持也引航,方法的指向和护航;更主要的是正确理解理念、全面掌握技术和灵活运用方法的人才. 所以,这次研修最主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技能;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应用;不仅仅是固守,而是创新;不仅仅是内容,而是"教育的整体思维与科学精神". 诚如张厅长所言,这次研修对于广大教师而言,面临着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挑战基于教育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的挑战.我们必须从日常的着眼于课文或课时设计的教学设计,过渡到从宏观(学期)、单元再到课时设计逐级递进的教学设计. 这需要我们改变我们早已驾轻就熟的常年形成的固有备课上课习惯,说实话,很难. 但是,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因为每位老师的教学都应该胸有全局,从整体出发,由学期的宏观教学设计,到教学单元组成的中观层次的教学设计,再到日常微观的课时教学设计. 这有助于教师对课程教学本质的整体把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顺利实现这一变革,迫切需要广大高中教师树立课程教学的整体思维. 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坚决实践中观(单元)教学设计;从行为上,坚持并创新中观(单元)教学设计. 从这两点上说,我们研修的技术都是表面的,而更重要更艰巨的是研修之后的重视、实践、坚持和创新. 诚如张厅长所言,在研修"前两天的忙乱无序、焦躁不安甚至手足无措之后,大多数老师都能静下心来面对这次挑战、迎接这次挑战、克服这次挑战".但我们"应该彻底杜绝以下四种不良学习风气:一是心浮气躁、二是偷工减料、三是投机取巧、四是浅尝辄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细想一下,自己在研修中何尝不是有"不静下心来学习,应付作业,滥发评论"的作为呢?我们经常嗟叹人心不古,学生浮躁,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自己又何曾静下心来真正学习研究了一些东西呢?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可能太功利奢华了自己.须知"静能生慧,慧由心生",只有心静才有心境."闭门即是深山"是需要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的;"耐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需要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地增强. 其实只有一个人的心真正静下来的时候,一些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地发生. 细想一下,自己在研修中何尝不是有同时打开多个步骤、略过视频只看文字、下载材料存至一边、搜索练习答案如法炮制的做法呢?这种行为,是偷工减料,其实是掩耳盗铃,是自作聪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是自己偷自己的工,减自己的料;因为"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的偷懒耍滑,只能让自己更懒更滑,而绝不能学得真本事;就好像是撒了一个小谎要用一个又一个更大谎去遮掩一样,只能纸被火烧,人被谎毁.学习是自己的事儿,谁掌握了一门技术,谁就是能人;是运用了一门技术,谁就是人才.换言之,掌握了教育技术并灵活用,就像是让你坐上了教学快车道,插上了技术的翅膀;如果"乘坐汽车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你偏偏宁愿在路上走一天也不坐汽车",那落后的只能是你,淘汰的只能是你. 细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中对于研修的课程、简报、研讨所知多少,认真对待了多少,记录理解了多少,能用上多少;对于作业,自己的学习、制作、创新了多少,深入思考了多少,修改了多少;对于培训的技能、方法,自己理解掌握了多少,能熟练运用、灵活处理了多少……这些都不能敷衍了之,都需要深入其中,认真对待,活学活用,大胆尝试的. 所以,这次研修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更主要的是如何将先进实用的教育技术和自己切实的教学实际有机融合;不仅仅是完成研修任务,更需要的是学得真知识,好理念,掌握新技能、好方法,灵活运用,大胆尝试,长期坚持. 这不仅仅靠得是技术了! 还有我们的整体思维、科学精神、实践能力、魄力毅力…… Tags:研修,不仅仅是,技术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