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澎)人文类成果评审也动了“真格”。今天,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丁钢等8名教授提交的原创人文社会科学类成果,将分别接受国内外11位随机挑选的跨领域学者的公开考核,评委中还有一位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汉学家。此前,这8名教授的成果已通过全国同行专家的两轮公开评审。只有在三轮评审全部通过后这些成果才能被确认为“原创优秀成果”,作者可获8万元奖励。 传统的评奖往往比较偏重于量化指标,但人文社科类的成果与自然科学不同,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考核和评比,因此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往往十分困难。某名牌高校一位长期负责文科科研的教授透露,门户之见在人文社科界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同样的成果在同一师门的考评者眼中,往往可以被捧上天,而如果是不同“门派”的,则很有可能被贬得一无是处。在不久前一次省市级的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时,评审专家们就因为“门户之见”而互打低分,导致最终无一项目够格申报。负责分配基金的部门无奈之下只能随意选了几个项目。许多教授私下表示,以往的门派“鸿沟”,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人文类研究的活力。 如何让真正优秀的人文类成果脱颖而出?华东师大采取了三轮完全不同的评审方式来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第一轮,由学校首先在全国范围挑选了100名同行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凡是对成果“通读”和“读过”的,才能参加问卷调查。如果成果仅仅是“知道”或者“不知道”,则不能参加问卷调查。而如果“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同行比例太多,那么这一成果则首先被淘汰。据披露,此次入选的8项成果,在同行中“通读”和“读过”的比例都超过了90%,钱谷融教授的《论文学是人学》这一比例达到了98%。到了第二轮,则是10位国内同行的顶级专家对这8项成果进行书面评审。今天下午进行的是第三轮评审,由11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以期避免“门户之见”的弊端。而前两轮的评审结果,也将作为第三轮评审的依据。据悉,目前已有数百名师生申请旁听第三轮评审。 专家认为,虽然评委来自不同研究领域,但文史哲本身就一脉相传,所以评审结果应该能反映参评者的真实水平。不仅如此,经过三轮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再到跨领域的评审,相对来说会更加“公平、公正”。至于“公开”则更没有疑义,因为前两轮评审都采取公开实名制,而第三次评审也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申请参加旁听。 Tags:人文,成果,评审,动真格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