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两条,一是“高二女生考试成瘾称没有考试活着没意思”,二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考试上瘾 成考失利轻生”,内容类似,前者是高中生靠考试活着,后者是大学毕业生考试上瘾,偶尔没考好就要死,讨论的都是考试中毒这个问题。 能上网看懂中国字儿的,甭管谁都考过试,怕考试的是正常人,不在乎考试的是高人,喜欢考试的是神人,这些神人有的从硕士考到博士到博士后留在学院,有的戴上眼睛穿起白大褂考进中科院,当然,也有一些进了精神病院。众所周知艺术家通常喜欢来点大麻,软性毒品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他们中有永垂不朽的伟人,也有速朽的倒霉蛋儿,拿考试当毒品的人们大概与此雷同,——今天新闻中这两例,就是不幸被毒瘾左右了的可怜人。 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已经延续这么多年,折磨过多少代人,似乎比起前朝读考功名更让人沈腰潘鬓消磨,乡试会试几年才一次,现在小学生一学期怎么也得考个百八十回,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现代学生对考试大抵是痛且麻木着吧,摸底考,分班考,测验考,期中考,提高考,强化考,期末考,会考中考高考,大考小考加起来,算盘都得打半天的,痛是必然的,麻木是无奈的,再抵制也得乖乖坐在考卷前,白纸黑字就是前程啊,父母只求你将来衣锦还乡的希望,哪在乎现在消减了小蛮腰?这就是现实,有点残酷,没办法。走入社会之后也难得清闲,没了升学的压力,照样有职业的压力,各种职业认证小本子在周围同事手里闪亮着,你又哪能例外?继续磕书苦背做小抄,周旋在各大认证的考场里,而脱离学习环境以后一切显得更加艰难。对有些人来说,人生就是考试与考试之间的复习组成的,社会让他们如此认知。 压力之下或有反抗,或有顺从,或有变态。有些学生爱上考试,因为考试结果可以像毒品一样带给他们短暂的兴奋与快乐,一次次考试变成一次次点燃的大麻烟,让别人赞叹的考试成绩就是点燃快乐巅峰的火苗。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度压力下的精神变态,一种强制症,一种类似受虐的嗜考症状,不能否认的是有些人以此为动力取得了考试不断的成功和今后人生的成功,但这两则新闻中的他们,则是更普遍的中毒者症状。 他们是受害者,受谁的害?要说受时代的害未免夸张,受社会的害有些偏颇,只能实事求是,受考试的害。考试本身有罪?考试无罪,考试承载的太多东西有罪。科举制度也好,高考制度也罢,考试由检验什么转变为决定什么,定义一生命运的不是学习中的表现、脑海中的知识、师长的认识,而是纸上的答案,这是一种极度的公平,也是一种普遍的不平。有人说高考是对国情的妥协,那么中考会考等亦然?那么中学考试是对高考的预演,而大学考试是对高考的复习?许多问题本应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是考试是人类发明中最无情最懒惰也长久被认为最有效的方案,于是这么多年,没有改变。社会发展,压力日重,一切都还要考试来承担,相对于考试恐惧症患者来说,这些嗜考症病人还可以算作些微的幸运吧,起码他们还能融入主流之中,尽管狼狈。 当考试不要决定太多东西,就不会有太多人对考试恐惧或者偏执,悲剧才不会如此接连发生,——我知道,这看起来,希望渺茫。来源:中国经济网 Tags:什么样,考试,就这,样子,考生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