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航母”沉陷 邢志刚 大门被封 9月6日,金山桥教育集团大门紧闭。本应该是开学的日子,但里面却悄无声息。 集团门口,贴着法院的封条。门口的一个小黑板上,粉笔写的告示称:凡一切外来人员及教职员工,未经登记或保卫人员同意,不得擅自入内。落款为市工作组保安队。 同样,金山桥寄宿学校也是大门禁闭。金山桥寄宿学校附近的一家学习用品商店里,女 |
店主告诉记者,学校骗人,已经办不下去了。 大概10点多,一位家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说要询问当初孩子缴纳的学费如何退还的问题。随后,记者和这位姓宋的家长进入了金山桥集团办公区。 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宋先生找到了金山桥教育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孩子原来在这里上学,后来因为发现学校问题不少,就转到其他地方读书了。当初缴纳的8000元学费应该怎么退还?”宋先生询问道。 “你还是要通过诉讼途径!”这位负责人称,“目前起诉金山桥教育集团的家长已经有1300多人。” 辉煌时刻 1999年至2003年,金山桥连续多年高考成绩骄人,本科上线率均在90%以上,部分学生升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2002年徐州市高考状元出在这里。2003年,这里又喜获中考、高考双丰收。 据一份宣传资料称,金山桥教育集团固定资产逾6亿元,师生员工1万余人。2000年被江苏省教委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1999年-2003年连续5届高考升学率为100%,本科上线率在90%以上。 这里收费的方式也与传统的学校有所区别。据报道,他们开在连云港的金山桥学校,曾给家长提供了四种交费方式供选择:以小学一年级起算,每学年交9000元;但若一次性交8万元,则可读至高中毕业;如果一次性交储备金8万元,则每学年只要交4000元,毕业后返还本金8万元;如果一次性缴费18万元,就可以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最后返还18万元。 据记者了解,金山桥教育集团收费的方式在各地分校都是大同小异。过去的10余年,金山桥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全国分校就开了10余家,一个由李作君一手打造的“金山桥王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危机暗伏 事实上,金山桥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在号称贵族学校的金山桥教育集团下属学校———“金山桥寄宿学校”里,出现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他们不仅拖欠教师的工资,而且还从教师的工资里划走款项要求认购金山桥教育集团下属实体伊甸园实业有限公司股份。 韩旭是河南商丘县城里的一名普通教师。据韩旭介绍,2004年在老家学校办理好辞职手续后,他就和徐州金山桥寄宿学校签订了为期2年的合同,负责学校高中部高一(1)班、高一(2)班的语文课程。韩旭提供给记者的合同显示,合同期为2004年7月10日到2006年7月10日。韩旭说:“当时自己来学校后,前几个月工资发放都比较及时。但是2005年以来除1—3月份工资正常发放外,到4月份以后,工资就没有发过。” 该校高中部教师李成彬、徐敦芳、郭卉玲等老师,也都证实了韩旭向记者反映的情况。据老师们估计,仅4月份学校拖欠教师的工资就有几十万。此外,他们还称学校在2004年的时候,强迫老师参股金山桥教育集团下属实体伊甸园实业有限公司。募集的教职工工资至少百来万。 快速的发展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已经成了这个航母无法承担的重荷。资金的短缺成了困扰金山桥教育集团的最大问题。2005年9月,连云港金山桥学校突然单方面停止办学,一时间,家长和学校的冲突骤然升级。据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来审理查明,2004年8月26日、9月2日,连云港金山桥学校通过银行分别向金山桥集团转款60万元和100万元。校长柏萍在后来的庭审中也称其在金山桥学校办学期间,集团从连云港抽走了310万元资金。 集中爆发 一位熟悉金山桥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的知情人士称,问题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 2006年1月10日,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连云港金山桥学校、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共同向原告83名学生偿还“教育储备金”、学费等计228万余元及相应银行利息。在法定时间内,被告没有上诉。案子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执行并没有进展。据记者了解,当时连云港金山桥学校停办后,大量的学生除被当地分流外,部分还转到了徐州。 连云港金山桥学校的风波只是一个开始。今年7月,徐州市教育局因金山桥“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遂宣布吊销了徐州市金山桥寄宿学校、徐州市金山桥外语培训学院和徐州市金山桥艺术学校等三所民办学校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并终止三所学校办学。 根据相关的报道,早在连云港金山桥学校出问题前,金山桥教育集团在外地的扩张之路,就已是举步维艰:公权介入,商丘金山桥学校易主承包分校;阜阳金山桥校长卷款“蒸发”……据了解,曾经在媒体上大量做广告的金山桥教育集团,至今还拖欠不少媒体的广告费用。 据了解,为方便起诉,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专门设立了金山桥教育集团系列案件立案“绿色通道”。受理各种因教学服务合同引发的要求返还教育储备金和学费的案件。相关人士称,目前受理的此类案子已经达到了千余起。进入清偿阶段后,学费、教育储备金都是第一顺序清偿。保守估计,赔付的款项也在几千万元以上。 据记者了解,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徐州市教育局此前已经制订了完备的方案,金山桥教育集团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分流,得到了妥善安置。 “航母”沉陷 “金山桥”垮了! 一位自称曾从金山桥教育集团毕业的学生在某论坛上发帖称:当我听说学校在一个劲地扩张,就有些害怕,这样太危险了!我真替还没有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感到可惜,仅仅两年而已,学校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让人无处话凄凉!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称,民办学校的社会公益性并没有否定其作为独立法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同样也不能因为其社会公益性就把它的所有风险转嫁给社会、转嫁给政府。出了问题,让政府拿出巨额资金来维持一所“贵族”学校的运转,或为“贵族”学校偿还高额债务,不但不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对社会上每一个纳税人来讲也是不公平。后果只能由金山桥教育集团自身来承担。 2006年9月5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发布了公告,公告称:关于张斌等学生起诉徐州市金山桥教育集团、徐州市金山桥寄宿学校其他服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徐州市金山桥教育集团、徐州市金山桥寄宿学校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根据有关规定,拟于近期委托拍卖机构对被执行人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徐州市金山桥寄宿学校所有的房地产以及教育配套设施予以公开拍卖。有意购买者请于2006年9月30日前进行实地勘察或索取有关资料。 据了解,此次拟拍卖的金山桥教育集团、徐州市金山桥寄宿学校资产主要有:高中、幼教部。占地65亩左右,地上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初中、小学部,占地55亩左右,地上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据记者了解,具体负责拍卖的拍卖公司和拍卖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 在分析金山桥教育集团沉沦的原因时,有关人士认为,“由于法律规定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因此,仅靠教育储备金根本无法维持学校的高额开支,到期后只能靠新学生缴纳的教育储备金来偿还老学生的教育储备金。一旦生源减少,学校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教育储备金就无从返还。”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用教育储备金方式经营,学校的如意算盘是将这笔钱的银行利息用于学校日常运转,本金还可用于其他投资活动。这在当年利息很高时是可以的。但自199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带来了连续8次降息,这种经营方式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一批民办学校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因此,靠教育储备金支撑的学校,倒闭是迟早的事。 快报记者 邢志刚 文/摄 【记者手记】 民办教育, 向左走?向右走? 教育事业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的失败不像企业破产那么简单。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顾金土认为,这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家长的债权(如“教育储备金”)、教师的劳动权利、地方声誉等。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正面处理民办教育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教育风险和安全风险。 顾金土博士告诉记者,从金山桥教育集团发展的路径可以看出,整个事件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民办教育的核算不能以整个集团作为单位,而应该是以某地的具体学校为单位。这样的话,即使某一个学校出现问题,也不会波及其他分校的运行。由此反映出,民办学校跨区域发展必须得到异地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审批和监控。异地办学可以注入资金、理念和管理制度,但是不能从异地转出资金,这样可以保证资金的核算单位是以具体的分校作为单位。 目前,对金山桥教育集团的诉讼还在进行当中。受到伤害的,除了广大的家长、学生、老师外,还有地方的民办教育事业本身。故,金山桥事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金山桥教育集团从辉煌走向毁灭 盲目扩张违规操作埋下重重危机 “不做中国的哈佛,做世界的金山桥”。位于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的金山桥教育集团,从1995年创办寄宿学校开始到2004年的10年时间里,办起十余所分校,总裁李作君号称要打造金山桥教育“航母”,向国际化的教育产业集团迈进。然而,时至今日,这艘民办教育的“超级航母”,不仅未能扬帆远行,反而在重重危机下,彻底沉陷。 Tags:江苏,民办教育,航母,沉陷,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