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高职新生流失凸显人才观念落伍

日期:2006-9-26 13:20 阅读:

由于新生报到流失率超过10%,北京市12所高职院校日前再次进行补录,缺额计划达3937人之多。而据报道,在此之前,在京高职批次已经进行了两次补报志愿。多次补报、降分录取、新生流失,除了让相关学校感到尴尬外,更折射出当前公众在人才观认知方面依然落后的现状。  近年来,每到高招时节,“补录”仿佛就成为高职院校的“影子”,时刻相随。学生对就读高职的热情始终提不起来,难道是因为社会不需要技能型人才吗?显然不是。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有技能的劳动者仅占32.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很多产业都缺乏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企业出高薪聘请技术人才的新闻也时见报端。   那么,是因为担心就业困难让考生不愿迈进高职院校的大门吗?数据告诉我们,也非如此。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近年来,北京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相当突出。   既然社会需求,就业也还不错,为何高职招生仍是屡屡遇冷?分析起来,还是落后的人才观念在作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鄙视劳动阶层的陈旧观念在许多人心里根深蒂固。在他们眼中,读职业学校就意味着要当工人,成为社会的“下层”,就没有前途。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考生和家长宁可选择复读,也不愿意“屈尊”就读高职。   另外,媒体宣传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落后观念的蔓延。对名校的仰望、对高学历的追捧,使得“社会精英阶层”的声音充斥媒体,而职业教育则相对“失声”。如此一来,人们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过去时”,不能及时感受到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也无法了解职业院校近年来的改革和进步,许多考生还是一味固守读大学、读重点大学的想法,在“独木桥”上苦苦挣扎。   现在该是抛弃这种落伍观念的时候了。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已经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社会运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能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找到成长的空间。如果把对高学历科研型人才的需求比作金字塔尖的话,那么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就是金字塔坚实稳固的底座,是人才整体构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刘琴)

Tags:高职,新生,流失,凸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