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评论:北大的“平民学校”能走多远

日期:2006-9-25 08:11 阅读:

“Can I have your attention,please!”昨天下午,北大宿管中心清洁工刘俊以一口纯正的英语作为开场白在北大平民学校启动仪式上讲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88年前,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曾倡导创办了“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如今,“平民学校”在北大“重张”。(《北京青年报》9月24日)88年前的北大“校役夜班”创全国之先河,甚至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而88年之后,北大重走旧路,居然还是全国独家。在平民学校这条路上,88年,我们的进步并不大,这不由得让我们有些担忧:北大“民工班”,会是孤军奋战吗?它到底能走多远?“平民学校”能走多远,实际上取决于北大在校学生对此事的认同程度。目前北大并不接收北大以外民工的培训,这实际上并非北大的歧视性政策,而是北大的可用于外来工培训的师资力量有限使然。88年前北大“校役夜班”的授课老师,绝大多数是在校的北大本科生,而今,要将北大“平民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同样也要依靠在校学生,因为单纯依靠北大教师的力量,“平民学校”将很难持续下去。实际上,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在“平民学校”上课本身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更是表达一种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当年北大学生发起的“平民教育演讲团”,毛泽东也在其中。一个希望自己有益于社会的人是不会放过每一个锻炼机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平民学校”是一场互利的教育活动,并非某一方给另一方的恩赐。这点北大应该认识到。与以往相比,今天的社会是商业社会,大学生们都承担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下,一些大学生可能在思想上对去“平民学校”任教没什么兴致,可能忙于考研、工作、谈恋爱、泡网吧,觉得没有时间搞培训,一些人甚至会产生某些极端的想法,比如“凭什么他们民工读北大免费,我们却要交钱”等等。对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北大应该做好沟通和引导的工作,要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之外,在实际操作中,也要严格规范“平民学校”的运作,比如外来工要名副其实,而不是学校教职员工的“乡下亲戚”,更不能把“平民学校”办成变相的特权学校,以致为了享受北大的免费培训,北大务工人员的身份都成了“香饽饽”,成了换取教育的一种虚假身份。徜如此,受惠的将不是真正的“平民”,这样的“平民学校”也是不会长久的。(湖北医生)来源:TOM

Tags:评论,大的,平民学校,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