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外校长语录:“太听话”成中国学生最大缺点

日期:2006-7-19 15:42 阅读:

编者按:7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闭幕。会议期间,中外大学校长就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其中许多意见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启发性。本版特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以飨读者。 高考制度 绝不能废除但必须改革 高考决不能轻率地废除。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仍是最公平公正的选才方式,是千百万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但高考要改革,“一考定终身”必须打破。高考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把高中阶段的期末考试变成全省统考,使每一次成绩都具有可比性。音乐、体育、美术等高考一般不考的科目都可以统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招生时可既依据高考成绩,又参照平时成绩。以后,再逐步降低高考所占权重,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就像乒乓球比赛,一局失败,后面还有机会扳回比分。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育人模式 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现在的学生大学一毕业就像一个小老头,没有童真,没有灵气。但这不能怪孩子,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把他训练成这样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功利化的因素使他们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我是学自然科学的,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把整个系统的命脉放在一个节点上,因为一旦这个节点崩溃,整个系统全部崩溃。中国现在的考试制度就是一个在承担着整个系统的节点,这是很危险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教师考核 光看论文数量没用 在一些量化的硬性指标考核体系下,为了完成任务和指标,出现教授、博士做论文搞科研重量不重质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实际上,光看论文的数量是没有用的。有人一年发表10多篇论文,有人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发表一篇论文。结果,那10多篇论文加起来还抵不上一篇论文。所以,单靠论文数量并不能科学地评价一名教师。只有给教授、学者营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学术氛围,才能避免学术浮躁行为的出现。 ——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弗洛德施特洛姆
学生质量 中国拥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 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吸引世界水平师资。高等教育扩招容易,但要吸引高水平教师并非易事。最顶级的教授,向来是极少的、缺乏的。假如有人愿意出足够的钱,让斯坦福大学扩张一倍,但要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我想至少需要20年的师资储备。扩招对大学会产生影响,对顶级大学的影响尤为严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本科生,问题是学生数量的增加与教学质量的保证很难成正比。如何在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之间寻求平衡,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
办学方针 健康的大学要“身材适中” 关于高校发展有两种观点之争:一是保持现有的规模,把学校打造成精品;二是搞规模扩张。 我不赞成把规模搞得太大,不能“长胖”就“长高”,要把学校建成人才培养的品牌。一所健康发展的大学应该是身材适中的,不能都长成“胖子”,否则就会出现很多毛病。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
学者从政 “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创新 一个人有些学术成就后,立刻就被披红戴花,安排行政职务。这种“官本位”思想严重影响学术的创新。可能学者本人并不想当官,但是社会却以此来评价他们。 不可否认,行政管理系统需要高层次人才,但有的人才不太适合从事管理工作,硬上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整天忙管理又管不好,不但没有时间去研究创新,甚至连原本多年的专业学习也慢慢淡忘。 ——宁夏大学校长陈育宁
(以上观点提供: 施芳)来源:新华网

Tags:中外,校长,语录,太听话,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