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时段临近,江西省部分民办高校采取每招一名新生获得700元至1200元“爱校费”甚至加学分的手段,鼓励学生停课外出招生。一位被“哄”入校的大一学生认为现在招生是“老生招新生,一届哄一届”,“简直就是变相的招生传销”。(6月21日新华社电) 民办高校的生源之争由来已久,类似的“招生传销”现象也十分普遍。从中能看到的是民办教育管理的混乱无序,甚至是民办教育的自毁前程。 “招生传销”是教育产业化的怪胎。孕育这个怪胎的根本动因,在于学校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校逐利的工具和利益联盟。其背后,是校方对育人使命的背弃和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剥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加入“招生传销”的行列,这种做法颇似饮鸩止渴,直接后果就是声誉的下降和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的不信任。 无须对民办教育的逐利动机过多指责,但是当“招生传销”成为愈演愈烈的无规则游戏时,有必要反教育管理部门的缺位。面对改换校名、夸大办学条件、虚假承诺等欺骗手段以及停课招生的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完全有理由依法依规予以制裁;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让更多的考生了解到民办院校的真实情况,自主选择求学场所。 中国的民办高校登上社会舞台并不久,虽然羽翼未丰,但公众寄予了厚望。期待民办院校能够凭实力和内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更期待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监管,斩断“招生传销”利益链,还民办教育一片明净天空。来源:成都晚报。 Tags:评论,别让,招生传销,毁了,民办教育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