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聊斋故里新“聊斋”

日期:2014-8-21 09:40 阅读:
  聊斋故里新“聊斋”
  淄博市淄川区洪山中心校栾庆新
  淄川区洪山中心校坐落在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故居附近,与著名的聊斋隔街相望。自网络研修开始以来,学校不大的微机室里人头攒动,热闹异常,被老师们戏称为新“聊斋”。他们说,我们就是在新“聊斋”里凝聚底气,磨砺笔墨,为新学年里写一部精彩大书积蓄力量。
  “聊”来技术
  “李老师,请问‘人’字形线路中,火车爬山的动画怎么在课件中显示?”凑在一起嘀咕的是年近五十的赵老师和去年刚入校的青年教师李玉。只见她们一个拿着鼠标,一个指着显示器上的图片,正在讨论着课件制作中的问题,不时发出低低的说话声。终于制作完成了,赵老师接过鼠标点了一下“播放”按钮,一列火车徐徐从图片中驶过。赵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喊了一声:“ok,成功!”引起了一片笑声……
  这几天,随着研修的深入,老师们有了紧迫感。他们明白: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只有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高手,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在新“聊斋”里,“技术”成了一个热词,“微课程”应用、“教学PPT设计”等,让老师们的议论此起彼伏。一些平时备课应用信息技术时遇到的问题,也被大家“翻”了出来,成为议论的焦点。赵老师说:“平时时间紧,技术又是半把刀,做课件往往不够精细,该动画的,就用图片代替了。现在研修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一定互相请教,学用结合,把技术练好。”
  “聊”去尴尬
  数学组的刘荔老师已经有十几年教龄了,她正在跟附近的老师讨论“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她随口说起五年前自己的一次教学公开课:“因为课件制作得粗糙,上课时学生看不明白,指着黑板让我用粉笔再画一次,我那个尴尬呀,别提了。”旁边的李老师说:“嘿,上次我制作了一个应用题微课程,孩子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呢,比干巴巴地讲强多了。”“是啊,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为了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熟悉‘生产工具’,精致每一个教学环节。”刘老师深有体会地说。
  翟老师坦言:“现在,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精华也遭遇尴尬,比如板书,有些课堂上的板书已经悄然弱化,或干脆退出,或变成了只是范写字词的工具。这也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研修中交流,很多老师提起了自己在运用信息技术中出现的困惑与尴尬事。曾在省优质课评选中获奖的王强老师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转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路,困惑与尴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断尝试。有困惑,才有研究,与尴尬见面,在研究中吃透它,才能让它对我们敬而远之。”他总结说:“从自己学科的角度,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
  王老师的话引来一片附和声。
  “聊”出信心
  一大早,魏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力何在?
  一石激起千层浪。朱老师说:“上学期,我们班建立了博客,孩子们热情可高了。我们在博客上建立了明星榜、班级日志、同学佳作、解疑问难、课程资料等栏目。孩子们都以能上博客露露面为荣,在他们的管理下,博客每天都更新,一学期下来,点击量达到了上万次,博客已经成为我们的网上教室,它在不知不觉中延伸了我的教学,成了我教学的一大助力。”
  朱老师的话给老师们推开了一扇窗,他们纷纷议论,表示赞同,有的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上网申请博客了。马老师说:“我们班建立了QQ群,孩子们的动向我能及时掌握,不过许多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对孩子影响挺大,需要正确及时地引导。”话音一落地,又是一番讨论与建议。
  话题又转到教学上来,李老师说:“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问题首先是教学问题。不研究现行教学的症结所在,不研究在计算机参与下教学的新特点、新方法,恐怕是舍本逐末。”王老师接过话茬:“是啊,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我们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是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祝老师摆摆手:“哈哈,先掌握技术,你才有底气、有信心面对挑战,视频播放开始了……”
  朝阳初上,从微机室的窗户里望去,霞光映红了隔壁古色古香的聊斋。三百年前,蒲松龄在此谈鬼写狐,而今,一群教师正盯着屏幕,沉浸在绘声绘色的讲述里。
Tags:聊斋,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