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又一次从恶梦中惊醒,脑海里浮现出那一幅幅充满血腥味的画面……(开头简洁,只写了一句话,既紧扣了题意,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充满血腥味的画面”,引人入胜。) 记得有一天放学后,几个同学约我一起去看“童子功”表演。 到了那块不大的场地后,只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汉子抱拳说:“咱是湖南少林寺的传人,今天请各位观看气功表演。”大汉刚下场,一个孩子“腾”地跳到场地正中。这孩子与我差不多大,赤着上身,脸色蜡黄,头发乱得像个草窝,只有一双眼睛稍有些神采。(外貌描写逼真。大汉用“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形容,一出场就给人以厌恶的感觉;孩子用“赤着上身……”来描绘,寄予了无限同情。这是“贬”的确切,“怜”的恰当。) 孩子上场后,虎虎生风地先打了一套拳,然后站在原地慢慢地运气。“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能表演什么气功呢?”我心里默默地想。那孩子运完了气,在场地四周拾了五、六块红砖,屏住呼吸,“呀”地一声猛喊,拿起一块砖便往头上砸去。我的心顿时吊了起来。“呼”的一声,砖头便砸成两截。“好!”场外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那孩子继续砸了几块砖后,头上好像有了隐隐的血痕,等到五块砖都砸完,身子已摇摇晃晃,连忙下场瘫坐在地上。(这节有三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写得层层深入,合情合理。孩子的表演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尤其结尾处写孩子“身子已摇摇晃晃,连忙下场瘫坐在地上”一句,点明了卖艺孩子受到摧残,为下文小作者对此事的议论作了铺垫。) “第二个节目开始!”刚才下场的那个大汉又慢慢走到场中。只见他一手提着根木棍,一手举着把尖刀,刀刃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阵阵刺眼的光芒。大汉高高地举起刀,“嘿”地一声劈了下去。“喀”地一声轻响,木棍断成两截。接着,大汉慢慢地向那孩子走去,脸上露出狰狞的笑。我的心被揪紧了,他想干什么?难道他要……我不敢再想下去了。大汉已走到孩子面前,目光中出现了一种残忍、贪婪的光,那眼神似乎是一个屠夫打量着等待宰割的羊羔。(这一句写得传神,深刻揭露了大汉的凶残本性。)孩子似乎绝望了,眼睛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恐惧、焦急。这时我的心已经提到喉咙口,紧张到了极点。那个大汉突然瞪圆布满血丝的眼睛冲上前去,一刀子捅入孩子的小腹。那孩子“哇”的惨叫声传得很远很远。顿时,地上流满了鲜血,我被惊得目瞪口呆,手脚在不住地颤抖。“好——好!”强烈的刺激,使观众们精神振奋起来。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拼命挤出了人群。(这一段是本文记叙的重点,着重描写了大汉从“狰狞的笑”,到“残忍、贪婪的目光”,到“瞪圆布满血丝的眼睛”的神态,一个奸诈、残忍、人面兽心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阵阵凉风吹醒了我发胀的头脑,我的心这时已经被愤怒所占据:为什么这个跑江湖的汉子无礼政府法令,竟然如此凶狠地摧残儿童?为什么人们忍心去看这样残忍的场面,而不给那江湖汉子以谴责呢? 夜空格外明净,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天上对我眨着眼的繁星,心里默默地问道:星星啊星星,你们可知道那个卖艺儿童在哪儿?如果知道,就请在我的梦乡里告诉我,我忘不了他啊,我忘不了!(文章开头一句的“又”字至此有了着落,结尾照应了开头。) [评析] 本文写“我”在街头见到的一个儿童卖艺的场面及“我”的感受,有力地谴责了那个江湖卖艺汉子。 由于小作者能较熟练地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要领,文章显得有板有眼,有情有感。以第四节为例,小作者先写卖艺孩子“虎虎生风”的“打拳”和“站在原地,慢慢地运气”,以及“我”的想法;又写卖艺孩子的“砸砖”及“我”的心情;再写观众的热烈情绪及“我”的感受;最后写卖艺孩砸砖的结果。小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反复交叉式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当地的生活情景——节目表演的场面。 Tags:关于,回忆,作文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