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北京大学也不敢说就业率是100%。”针对最近推出的“2006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率排行榜”,陕西省教育厅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维民评价说。据了解,该排行榜由《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与中国校友会网联合推出,同时推出的还有“2006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等多个榜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教育部反对各种机构对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因为很难保证其公正性。” 排行难保公正性 西安思源学院是一所民办院校,该校宣传部负责人曾文就“2006年民办高校排行榜”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其“没有什么公信力”,他希望有一个权威部门来做这件事情。 西安翻译学院宣传部负责人李尚文接受采访时称,他经常接到一些要求参加排名的电话,“对方口气很大,甚至有人说自己是国务院的,只要交钱,想要什么荣誉都行。” 有一件事情让李尚文感到很可笑,北京某机构打电话让他们参与一个排名,想评第一名交七万。 在“2006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和“2006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西安外事学院均居第一,其中就业率为100%。这一评选结果,被印在该校2006年招生简章的醒目位置。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查询得知,西安外事学院在2005年统招生的就业率其实为90%多,位居全省第六。 主办方中国校友会网上的资料显示,他们的数据获得主要通过有关政府教育部门、媒体报道、高校网站和高校自报等渠道。李维民说,陕西省教育厅绝对不会向这些民间机构提供用于高校排名的数据,“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对民办学校搞排名。” 对于李维民的这种说法,《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教育部的网站上得到了确认。教育部称:“教育部没有组织任何形式的民办高校排行。社会上一些民办高校排行活动完全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我们对其评选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 李维民说,不允许排名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民间团体得到的资料权威性太差,民办院校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国家也没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衡量标准,“比如就业率,我们教育厅的统计数字也仅仅限于统招生,而在民办高校里,大部分是学历文凭和自考生,这些学生的毕业去向很难监测。” 排行榜背后的利益谜团 对2006年民办高校排行榜一事,《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曾专程赴深圳采访其发布者中国校友会网总监赵德国,在电话里,赵德国答应接受采访,但称他的公司正在搬家,让记者先传给他一份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发给他后,赵又称他有事,过几天再说。几天后,记者多次拨打赵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此采访前后联系了半个多月,始终未能如愿。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反对对各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对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要慎之又慎。既然是排名就要充分考虑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对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做到公正非常难。”这位人士表示,教育部非常重视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如果对大学的某一个单学科或单项进行评估还相对公正,如高校年内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等。 中国校友会网的资料显示,他们的评委会由全国几十名权威专家组成,有非常严谨科学的评价方法。四川某大学的一位评委告诉记者,所有的评价都在网上进行,“感性的东西太多”。 对于这些质疑,曾经发布过多次大学排行榜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武书连称,“我们的经费全部是课题组成员从事其他项目所得,没有赞助。” 20年评了100个大学排行榜 “这两个排行榜我该相信哪个呀?”刚参加完高考的西安考生李子健对记者说。李子健在这次高考中感觉不错,准备报考中国政法大学,而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中国政法大学连前100名都没进,而在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联合推出的排行榜中,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66位。 排名不同的还有很多,如苏州大学在前一个版本中为38名,在后一个版本中却排在63名;中国人民大学在后一个版本中排名第7,而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大学排名中屈居第24位。 5月中旬,一个名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机构又发布了一系列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记者调查得知,这家对外宣称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其全称为“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只是武汉大学下设的一个机构。 据资料显示,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所发布的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数为指标的“学术榜”以来,全国已有近20家以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评价与排名的大学排行榜约100个。其中以论文数排名的有6家约40个;以教学、人才培养为内容的单指标或多指标排名的有三家14个;以多指标单项排名的一家15个;以多指标对学校进行综合排名的三家15个。 每次排行榜发布后,相关高校往往争相转载对自己有“利”的版本,而对其不利的,往往会引起一些争议。 2005年5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榜”后,在排行榜上垫底的四川大学称,这个评选并不严肃,不具备公信力。以76位校友当选院士位居第二的清华大学对外称,他们的实际院士是125人,“我们并不是为了争个什么第一名,事实上我们对这种形式的排行榜也一直都很低调,但我还是不得不对这个榜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表示怀疑,不知道这数字是从何而来,我们事实上也没有向他们提供过任何相关数字。”清华大学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大学要不要排行 越来越多的排行榜已引起一些高校的反感,在最近出版的《中国科大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专门写了“致青少年学子的一封信”,提醒参加高考的年轻学子们,在选择学校时,“尤其不要被市场化运作的所谓大学排名榜所诱导。” 李维民认为,要真正给大学排名,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评价机构的资质问题以及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因为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即使有人这样做,我们也没有一点办法去取缔或者制裁它。” 另有教育方面的人士指出,如何监督大学排行中的评价程序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排名的广告效应对于那些非名校来说极具价值。而只要有广告效应存在,就应该警惕排行榜中因利益诉求而导致的暗箱操作。” 李维民还认为,排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竞争是必要的,但是要良性的,把别人踩在脚下这是什么竞争,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共同发展,这才叫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甚至认为,2010年之前,不具备大学排名的内外条件。他指出,大学的排名必须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制度为前提,必须有公认的公正排名机构。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成熟,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定型或趋于正常,大学仍有行政级别,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没有形成,显然不具备大学排名基础。 谁来排名才具有合法性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他曾于2003年递交过一个关于规范中国大学评价和排名提案,“高校评比应该由教育部组织进行,不是随便什么人或民间组织就可以做的。这种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的排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这种不科学的排名会造成不少考生考入那些排名虽靠前但水平一般的大学而悔恨终身。鉴于该排名的社会影响,难免会有某些高校通过不正当手段去影响排名顺序。” 黄因慧称,2003年时他之所以递交那个提案,是因为当时搞排行榜的还不多,高校对这个事情很反感,而且有的高校明明不如别人,但排名很靠前,“现在排行的机构很多,各高校都无所谓了。” 武书连对此质疑回复说,“只要能严守中立,大学排名由民间或官方操作都可以。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由民间操作更好一些。官方操作的最终结局是走向形式,因为官方的结果必然是平衡的结果。” 武书连称,“进行大学排行榜可以引导学生择校,如果仅凭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学经过包装的招生介绍,就是高教评估专家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其次可以促进大学竞争,引入大学排名从而引入竞争机制,这也是中国大学融入社会改革、争取办学自主权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参与大学排行榜的多家机构都编著过关于填报大学志愿的书籍,这些书销售均很火爆。 6月中旬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新浪网在醒目位置挂出近年来某机构发布的多个大学排行榜,在针对此排行榜上万个评论里面,绝大多数网友对这个排行榜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而在同时,某网站进行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否会影响您选择大学”的调查显示,46.8%的网友称“会的”,还有36.4%的网友称会参考一些数据。来源:法制日报。 Tags:大学,排行榜,公信力,广受,质疑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