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多元评价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日期:2012-7-21 10:14 阅读:

多元评价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人,有可能在“唾弃”中倒下,也有可能在掌声中倒下,还有可能在“偏袒”中“死亡”。由此可以看出:评价的言语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存,真可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受资历、学历、阅历、心理等的制约,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有限,同时,情绪往往难以控制,一时难以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劝诫,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言行……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他身边的人(尤其是教师)就急需要研究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所以评价目标要多元、评价方法要多样。那应该如何恰当有效的使用多元化评价来激活数学课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法

轻松和谐的氛围会使学生乐学、愿学,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评价上尽可能多的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我在教《找规律》时,当学生把较难的规律找出来时我就说:“这么难的规律都被你们发现了,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当探究规律后进行巩固练习时,找生到黑板前摆图形的循环规律,而这个学生没有很快的摆出答案,但是我鼓励他,给他充足的时间考虑,最后他正确的摆出了结果。还有当学生发言不对,表达不好的时候,如在探究规律时,有个学生斜着观察,由于紧张没有表达清楚,我就这样安慰他:老师知道你是因为紧张没有说好,来,老师给你机会你再说一遍。在我的鼓励下,该生把问题表述得很清楚。正是我的鼓励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延缓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 课堂观察评价法

课堂观察评价法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上《找规律》一课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比如我从他们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方面去了解学生并做出了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我在探究完地面规律后,设计了让学生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铺设地面这一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小组里分工合作,这一过程既拓展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游戏——头上传球,把学生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四、学习习惯的评价

在评价上不应该只局限在知识能力上的评价,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评价。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的养成,所以教师要不时的提醒学生书要轻拿轻放,完成任务后用标准的坐姿告诉老师已完成任务,要是可以到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生与生的评价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大多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显得很被动。新的评价观要求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评价,激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自评的评价

数学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丰富的数学世界。在这一过程,学生的自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自评是一种自我肯定。在课改的大环境下,新的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启动,学生被动的角色转变为主动,以学生为本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学生和教师抛弃了旧的课堂模式。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自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敢想、敢说,这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通过自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懂得好和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老师和同学说的;通过自评,学生有了追求成功和进步的渴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思维。而适时的自评,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活动中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自我挑战。

七、成长记录袋

制定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总之,课堂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体制的更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它能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Tags:多元,评价,伴随,学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