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日期:2012-6-6 11:25 阅读:

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代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一、加强听力训练促进写作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在介绍该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外语学习中是基础的基础。具体做法是:事先提出每课生词,让学生在课后反复听课文内容,并逐字逐句写下。每周星期五布置,星期一用课堂时间,教师将该文念一、二遍,让学生听写,教师收上来查阅,加以评讲。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听力有了较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进步。这种训练,还将一直进行到学期结束。

二、积累词汇,促进写作一、词汇积累

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词汇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词汇,假说模式”认为:正确和恰当的语言输入将会使语言学习的效果更佳。最佳语言输入的两个必要条件:1)密切相关的,2)大量的。因此,将密切相关的常用词汇、习惯搭配适当集中教学,反复归纳、不断循环和强化是较好的词汇输入方法,同时也保证了常用词汇在头脑中的鲜活状态。

从初中第一册开始,逐册默写,然后又从头开始,不断反复,直到学生中学毕业。这就使学生在长时期坚持不懈的默写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此外,对初中学过的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过去名词,形容词,副词不规则变化,特殊形式的名词复数,年,月,日,星期等等,作专项默写,为学生高考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拼写基础,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书面表达中,避免了因单词拼写错误而丢分。

三、书写规范,促进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从入门阶段的书写,抄写,拼写到听写等等,我都坚持从书写26个字母的基本功抓起,从不马虎。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写好匀笔斜体行书,注意连写,以及文面美观。并采用出专刊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参加英语书法评比,从而激发学生练习英语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NMET试题中之所以要有"书面表达"一题,其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拼写和书面的基本功,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基本功。

四、围绕课文综合训练,促进写作

现行初中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一篇课文下来,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口、笔头表达等全都有了,故在课文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为写打下基础。
  
1)听写能力十几年的教学中我都坚持每次上课均听写一定量的单词,要写出单词的拼写形式,词义解释,词类、音标,并全批全改,然后几课为一单元,定期默写。

  
2)遣词造句能力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要特别注意,因为动词掌握得好坏,是学生能否正确遣词造句的关键,每学到一个动词,都要学生联系简单句5个基本句型考虑组成句子。不断培养学生动词决定句型的意识,让他们一造句子就自然地考虑到选用句型。另外,还有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词组,例句,均引导学生口头造句,与此同时,尽量将课堂所学内容记下来,尽管现在各种辅导教材很多,上面同一语言点的例句比比皆是,但我仍要求学生在作口头操练的同时,尽可能记下由老师或同学口头造句的每个句子。这也是一种听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记笔记的能力,可以减少板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一举多得。在我的学生中,有的能将课堂上的口头造句一个不漏地记下来,并且笔记详细,干净、整齐。学会做课堂笔记,这对学生笔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3)朗读和背诵能力一般来说,听与读的训练量必须几十倍地多于说与写的量,才能较自如地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我们学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英语也应这样。

4)口、笔头概括能力在学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给出关键词的基础上,口笔头复述课文。以学生学过的《盲人摸象》一课为例,说明具体做法。
教师给出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口头造句,最后连贯叙述,再落实到笔头上。这一届学生,凡是背诵了的课文,均作了口、笔头复述练习。

    5
)自由表达能力。我们要学好中文,尚需多做写的练习,那么要学好英语更需大量的写的练习,故每届高中学生,我都要他们用英语写日记,或天天写,或每周写一篇。

五、结合初三复习,强化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尽管平时已注意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写作训练,但学生在做考书面表达题时却不一定能得到理想分数。因此,必须结合初三总复习,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1.以简单句为线索,训练写作。这一次的复习句型,不仅仅是象平时那样,看到一个动词,将它简单地对号入座,用对句型即可,而必须具有更高层次的概括性和归纳性。以主+导+表句型为例,这一次复习必须进一步给学生归纳出所学过的能用于此种句型的导动词,如常用的导动词是be,它表示一种稳定的状态,get, become,furn,它们表示状态的变化,look tase,smell,sound,这类动词表示主语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有一种被动的含义,后边表语要用形容词,而不能用副词。如:The bread tastes good,不能说The bread tastes we ll.feel 表示句子主语作为感觉主体的感受。如:She feels happy,keep表示保持的状态。如keep quiet,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用错。其余句型的归纳在此不一一详述。

   
2.限时模拟写作训练,加强考生临场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每周五布置下周要练习的文体,让学生看懂上边的指导语,做对应练习,对照答案自己修改,把该记住的一些套语记住。为加大练习量,教师准备出34篇类似文体的练习,在下周星期五一节课时间内当堂处理,然后收上来批阅,每一内容批改1/4,则每周平均批改每个学生一篇短文,摘抄出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抄到黑板上,让全班一起纠正,并指明是哪位同学的错句,其目的是给本人以深刻印象,下次一般不会犯类似错误。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做这类练习时,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吃透要求。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一定要认真分析,弄清楚该题目究竟要表达什么,把提供的汉语提示多读几遍,理解透它的要求,并将所规定的内容及要求重新进行整理组织,使它条理化,再以合适的口气、身份从适当的角度进行表达。

  
(2)明确内容,把握要点。高考书面表达有一个特点,即要求考生表达的内容,在题目中都已交待得很清楚,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做题时明确这些内容,把握住全部要点,理清脉络,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要漏掉要点。应要求学生在仔细考虑试题内容后,把汉语提示简化到口语化的程度。用英语将要点列出然后扩展成句,组织成文。

   
(3)语言地道,表达恰当。书面表达不同于汉译英,它要求学生表达什么,学生就表达什么,较之汉译英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做题时一定不要拘泥于对原料进行硬译,可以灵活一点,可以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要学会变通处理,变难为易,一句话正说不行,反过来说,如果还不行,再换一种方式。如:他考试不及格。如果你记不住fail in the exam,可以换成not pass the exam nodo well in the exam,总之要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式来表达,一定不要用没有见过的句型。要求用简单句写。

   
(4)仔细检查,认真修改。在完成短文以后,要求学生认真检查,也可以同桌交换检查,再交上来,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体裁,格式是否恰当,写信不能写成通知,说明文不能写成议论文,要点是否有遗漏,时态、语态、主谓是否一致,单复数变化是否有错,每个句成份是否完整,单词拼写是否有错,总的字数是否合乎要求等等,这类检查,可以先给学生说清楚,在某一阶段师生共同注意哪一方面的问题,效果较好。

   
通过这样的训练,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的书面表达,错误不多,语句较通顺。

    
总之,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全方位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Tags: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