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由薄弱学校组成的新学校,生源没变、教师没换,短短三年,从区内中下游水平,跃升“第一梯队”,创造了建校半年评上“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奇迹。虹口实验学校的“前空翻”,让原本并不认可的学生和家长改变了看法。 让教师有奔头 在曲阳街道,小学有虹口四中心、曲阳四小等名校;初中有迅行中学、新北郊中学等优质学校。同样在这个街道,当两所困难学校合并成虹口实验学校时,全校132位教师中仅有8位高级教师、1位区骨干教师。校长胡培华说,处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夹缝”中,生源流失、学校合并要“磨合”,很多老师看不到新学校发展的目标,感觉“没奔头”。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处于低迷或彷徨的时候,一定要有共同的愿景来激励”。胡培华本人是心理学博士,他提出了办校“野心”:用3年时间办成曲阳地区最好的公办学校之一;5—8年办成虹口区公办优质学校;10年办成上海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胡校长深情地说:“我们就是要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 为激励教师形成共识,他结合学校实际,连续给教师做讲座:《信心凝聚力量,努力就有希望》、《一切从改变开始》、《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校长讲座”既有目标引领,又有具体教学指导,一堂堂讲座听下来,很多老师重燃信心和激情。至今已举办23期的“校长讲座”,已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校本课程”。 让课堂有新意 “三年前,我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现在,我不仅评上了虹口区数学学科骨干教师,而且有了市级教科研课题。”数学教研组长林海说,课堂变化带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反过来又促进课堂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发展练内功,在课堂上率先“突围”。同样是一节课,“满堂灌”效率太低,很多知识学生一点就通,就尽量少讲;学生能自学掌握的,老师坚决不讲,大力提倡主动学习;对困难学生,则加强补读帮困。 在研究学生和课堂的过程中,学校不少青年教师探索申报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英语音标学习方法等一批区、市级课题。课题研究得到了专家指点,反过来又帮助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轻负担高质量地学习。 教学科研相互促进,3年来学校很多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教师队伍中不仅有1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还有20多名教师在攻读硕士课程。区级骨干教师增加到4名,区听课专家组成员4名,多人次在全国、市、区的公开课上荣获一等奖,在市、区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让孩子受关注 “举手的同学很多,来,徐世兴,请你来写这个反应的分子式!”昨天的化学课上,小徐自信满满地在黑板上写下答案,十分开心。 小徐爸爸说,以前孩子不爱学习,经常完不成作业,见到老师就躲得远远的。“现在,他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这学期开学还担任了化学课代表。从不爱学习到享受学习,我真高兴!”突然爱上学习,面对爸爸的疑惑,徐世兴回答却简单:“因为老师从不因过错而责骂我,而且经常帮我,鼓舞我们的士气,帮我体验进步的喜悦,因而我对学习有了自信。” 办学困难,很多老师埋怨生源差,校长埋怨老师差,难免陷入“无所作为”的循环。虹口实验学校提出,要让学生获得信心。学校通过全班学科平均分、优良率、合格率的变化,“诊断”学有余力和学习困难者,在课堂上进行分类辅导;调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反过来指导课堂教学。不少家长由衷地说,个性化的教育、分层作业布置、多样化的练习、鼓励性的评价……课堂变化了,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有所进步。 课堂上孩子们自信学、愿意学,成为虹口实验学校三年来生源没有变化、教师队伍没有变化,但教学质量大幅提高的“秘诀”。3年来,学生个人在市、区级各类比赛中累计获奖358人次,集体荣誉多达60项。孩子们说,“尽管我们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校园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学校是快乐的!” Tags:创造,奇迹,秘诀,孩子们,自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