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北京解决随迁女子教育问题 七成进入公办学校

日期:2011-10-25 08:36 阅读:

       来京务工人员为北京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何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一直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记者昨日了解到,本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全市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到总数的70%。

随迁子女创历史最高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约47.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达历史新高。据悉,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目前达到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面对巨大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自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12个有关做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

投750万建5所流动学校

       目前,北京市已设立了专项经费予以专项补助,为已经批准的自办学校配备基本办学设施设备,资助取暖费,并先后投入750万元在朝阳、丰台、大兴、昌平等随迁子女较集中的地区建设了5所流动学校。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经审批合格自办学校学生予以杂费补助。对已批自办学校基本教育教学设施予以配备包括:教室黑板、课桌椅、教室照明设施、班级小书架、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学生饮用水电热水器、速印机等,总计价值1300万元。

随迁子女免收借读费

下一步,本市将通过加大投入、扩大资源、改善条件、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实施“政府负责为主、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财政投入,按学校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生均经费,教职工编制按照在校实际学生数进行核定;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免收借读费和教科书费;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富余且安全的公办校舍提供给专门接收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使用;加强民办中小学准入管理,制定相应的审批标准,规范民办中小学内部管理;建立视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晨报记者张璐

各区县教委措施

海淀区

把随迁子女纳入“电脑派位”,随迁子女在公办校就读的比例达到85%,所有借读生与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区政府每年投入经费约4至5亿元。

丰台区

随迁子女公办校接收比例达到76%。

通州区

专门指定永顺小学、司空小学、南关小学、北关小学、东关小学、民族小学(均为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

朝阳区

       在来京务工人员相对聚集的东坝乡、金盏乡、崔各庄乡等地区通过整合公办资源,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委托民办的模式,选派有办学经验和优秀退休干部担任校长,政府无偿提供校舍,并按全区统一标准拨付生均经费。此外,教委还给予50%的保险补贴以及报销取暖费等经费支持。

石景山区

所有学校均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为保证入学效果,还确定4所公办中小学重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大兴区

        2011年,公办小学一年级新生共7473人,其中随迁子女3267人,占一年级新生总数的43.7%。在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黄村镇、西红门镇、瀛海镇、旧宫镇、亦庄镇等城乡结合部地区,公办学校学生总数中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75%,个别学校达到了85%。

昌平区

已经审批自办学校16所,累计投资4523.22万元,用于昌平区流动人口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Tags:北京,解决,随迁,女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