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一: (一)、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 师:老师现在相再造这样一个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板呢? 生:只需要求出底面、前后面、左右面的面积总和。因而,这个长方体的的表面积就是: 5×4+5×3×2+4×3×2 师:同学们都知道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可是老师现在想用它来装水,就是不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怎么办呢? [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知道,用长×宽×高就求出了它的体积。 [我心一愣,怎么办?] 师:你是怎么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是长乘宽再乘高的呢? 生:我是看书的。 师:(我灵机一动)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思考: (我本想通过长方体玻璃容器装水,让学生突然接触到体积而感到困难来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连计算公式都说了出来,再让学生沿着即定的设计思路去学习,就显得没有必要,也激不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因而我灵机一动,将即定的引导探究改为自主验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探究意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实践探究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任意拼出一个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 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了不同的长方体。 3、 观察填表 (1) 学生观察自己拼出的长方体,把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含小正方体的个数填在表里。 (2) 学生汇报 生1:每排摆5个,3排,共2层,用了30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0立方厘米。 生2:每排摆6个,摆了2排,共3层,用36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6立方厘米。 生3:每排摆4个,摆了3排,共3层,用了36个小正方体,体积是36立方厘米。 生4:摆的长是5厘米,宽摆了2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10立方厘米。 4、 探究规律 (1) 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吗? (2) 汇报: 生1:长方体的体积与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系,摆的个数×排数×层数=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2: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生3: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 思考: (新课程改革不仅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当一个组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成功的喜悦。 学生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探究。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知识发现—验证—解释的思维过程。) 片断二: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推导而且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那么上课时老师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这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学生纷纷计算,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地说道:“这样做不一定正确?”他这一声在只有沙沙写字声的教室里无疑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 我心里想,怎么错了?我得看看。是5×4×3=60(立方厘米),没错啊?还是让他说说自己的理由吧!] 生:5×4×3是它的体积,可能是从外面算起的体积,并把玻璃的厚度也计算在里了。也可能是从内部算起的体积,这样内部的体积是小于外部的体积。 [我听完他的陈述,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 思考: (学生大胆地对计算5×4×3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见解、一种创新。说明他观察了,思考了。因为他发现了玻璃本身就有一种厚度,从外量起算它的体积,当然就大于它的容积。虽然学生还不太明白容积小于体积,但学生发现的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 反思: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没有什么“放之皆准”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了定势,让本该异彩纷呈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听不见精彩的论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更不可能领会和贯通。学生所体味到的只是知识的表象。从“片断一和二”上,教者没有被事先设计而左右,能够灵活地转换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试想,如果不是老师灵活机动,让学生去验证,学生可能会按部就班地去学习;如果课堂上不是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另类”的声音,也许就不会有片断二的精彩的发现和论述;如果……。我想,把“如果”变为现实,转换一种角度更多地把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施放出来,可能得到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Tags:长方体,体积,教学,片断,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