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学名师,闭上眼睛脑子里就能浮现出魏书生、李镇西等一长串名字,可提到中职学校,却少有全国叫得响的老师。”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文萍的话引人思考。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于2010年首次从招生规模上超过普通高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为什么依然没有自己的名师呢?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广西为例,从2008年开始的3年职教攻坚战中,自治区政府投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经费就达75亿元。但是大楼易建,设备易添,名师却难求。广西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何锡光在全区中职师资培养论坛上曾指出,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韦耀波认为,中职发展这么多年,却没有出现像基础教育那样的领军人物,这跟教师成长的内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一直受到国家重视,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起起伏伏几个阶段,原来由于大学招生少,中专不仅读出来工作好找,而且还有干部指标,因此很受欢迎。但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职教育就开始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从国家到地方,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机构来专门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师。” 事实上,跟普通中学教师相比,中职教师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基础教育有专业理论、教育技能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好的教师,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专业技能。”韦耀波说。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下称柳州一职)汽车工程专业部主任许平老师,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17年了。来学校前他在柳州机械厂车间一线工作过,在柳州发动机厂做过职工的岗位培训,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让他感到要成为一名好的中职教师并不容易。他接触到的大部分中职教师要么是从企业转行到教育领域来的,虽有专业技能,但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欠缺;要么是从初中的文化老师转过来的,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此外,许平认为从评价标准上看,跟普通高中老师相比,中职学校教师要在全行业冒尖更难。“中职有17个专业大类,不同的专业标准和要求差距太大,而普通中学学科门类较少,评判的标准也相对简单,中考、高考成绩是主要的衡量指标,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却很难用一个单一指标去衡量。” 名师是可以培训出来的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形成了由国培、区培、市培组成的比较完善的系统,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还没有形成如此完善的体系。虽然近年来投入到中职教育领域的资金、设备很多,但并没有抓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在此背景下,为了探索一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师资培养方式,“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程”(以下简称“名师工程”)应运而生了。 广西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刘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10多年前,广西教育厅曾实施过培养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园丁工程”。这个项目的成功,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和启发。因为很多基层的老师反映,他们最喜欢的培训不是坐在大学课堂听教授讲理论,而是直接听听优秀老师是怎么上课的,怎么备课、评课的。通过培养一批教师骨干,能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将“园丁工程”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名师工程”,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广西教育厅领导的支持。2010年12月,“名师工程”正式启动,但在去年9月该项目的遴选过程中,就出现了大家意想不到的状况。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担此次“名师工程”培训任务,该院院长何星存教授介绍说,按照计划,“名师工程”的目标是在广西全区范围内选出100名优秀中职教师进行培养。经过发动后,多所中职学校上报符合条件的候选教师有174人。 遴选工作主要考察老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让何星存感到吃惊的是,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中职老师,居然有人连怎么讲课都不知道。有一名被学校推荐来的汽车维修专业的老师,原来的工作竟然是教体育的,经过两三个月培训,就转岗成为这个专业的骨干老师,“可想而知那其他老师是个什么情况”。 “当时我们就思考一个问题,这些选上来的老师会成为名师吗?”刘冰主任说,从他们身上也反映出我们整个中职师资队伍的一个现状,但也正是因为总体素质不高,所以更有必要培养一批领军人物。 为了适应中职教师的特点,为期5年的“名师工程”打通了各个中职学校尤其是行业性很强的中职学校间的“隔离带”,将来自各行业不同学校的中职学员分为4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个阶段是到高校进行理论研修,提升其理论素养,为其晋升高一级职称打下科研和理论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专业素养的提高,将其送到区内外有名的职业院校,包括应用本科院校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第三个阶段是送其到企业挂职挂岗,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最后一个阶段是成果固化阶段,通过发表论著、交流、讲学等形式让获得“名师”称号的学员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 何星存记得,由于多年来中职教师的身份与地位的边缘化,很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认同感。自卑、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充斥这一群体。刚开始,有些老师来参加培训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学校、教育局有指标,被推荐了就来了。而给他们这么高的目标,何星存也感到压力很大,但在先进教育观念所带来的一轮轮头脑风暴的冲击下,这批老师提升自我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们首先要把这点儿火花点燃才行。”他说。 好的培训是催化剂 在“名师工程”的培训中,许平老师得到了走出广西,远赴黑龙江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培训的机会。这所学校一步步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理念,给他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许平开始思考,经常提到职业教育要跟岗位零对接,但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去缩小这之间的距离呢?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一些做法给了许平很好的启示。比如构造课,老师在讲授时不是传统的将设备拆、装就完了,而是带领学生共同开发制作教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设备内部的情况,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路和想法也得到了检验。“回去后,我也要在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在实训室建设时,就按企业工作站的模式去做,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得到更多参与的机会。”许平说。 返回广西后,许平觉得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他的教学方向更清晰了:除了要跟自己所处行业中的企业有很紧密的联系,还要有比较高的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科研能力,对行业发展的动态有一定预见,从而能够对未来的人才需求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同样通过培训找到自己将来发展方向的还有柳州一职校的刘凌老师。她在跟学员们分享体会时谈到,科研是大多数中职教师的弱项,甚至还有老师认为,只要把教学搞好了,是否进行科研不重要。但事实上,无论主动参与与否,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具体参与了科研。比如说,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践、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等。我们缺少的是对这些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总结与归纳,使之上升一个高度,转换成推广的成果。“科研离我们中职教师很远吗?其实不远。” “名师是自己干出来的,悟出来的,但培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何星存院长说,“‘名师工程’就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但它会大大加速这一过程,我们的培训就是要起到高效催化剂的作用。” Tags:辣评,中职,学校,为何,少有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