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日期:2011-7-10 17:43 阅读: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江西宜黄县一中   吴建国

    曾有教师问我,教师是以科研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提出问题的是一位教学水平较高并在教研上取得成绩的教师。一些教师常常人为地把教学和科研分开。这是一种错误,教育科研是一个复合名词,包含了教育和科研两个核心概念,是教育领域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书教得好的是好教师,而书教得好,科研也做得好的教师才是第一流的好教师。

一、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有识之士指出:当前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改革和发展的不良观念有:“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对于中小学教师是“高不可攀”;“教育科研恐惧观”,即怕影响升学率,怕影响教学质量,怕担风险,不敢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名利观”,即认为中小学教师搞科研写文章是“不务正业”,或说是“个人图名图利”;“教育科研无用观”,即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可有可无”,“搞不搞无关大局,照样办学教学”。事实上,教育科研是一只隐形的手,它在无形中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发展。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牢固树立以科研为龙头,用科研促进并带动教学的思想,否则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参与  内化动力

国家教育部韦珏副部长说:“中小学领导和广大教师应真正形成共识:没有教育科研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仅仅会教几节课而不会搞教育科研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要确立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关键是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得力。要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内化为动力,变为自觉行为,教育科研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踏实。从我校目前的情况看,我曾多次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制定科研规划,编写校本教材,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目的是希望全体教师能积极行动起来,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出现新局面。在组织措施上,我们创办了《教研通迅》、《政教园地》等不定期刊物,还逐步制定科研奖励制度,为激励和完善我校的科研机制打下了基础。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科研氛围和科研奖励机制的学校,会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取得喜人成绩。

三、双向发展  比翼齐飞

过去只重视教学而轻视教育科研的做法,很明显是失之偏颇之举。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科研与教学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人之两腿,缺少了哪个都是不健全的。纵观当今的名师名校,哪一个不是在教育科研和教学中取得双丰收者。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只注重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不注重对教学经验的归纳和概括,忽视对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的理性思考、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这样的教学质量,除了有点经验主义的味道外,还能提高到哪里去呢?我认为,一味只注重并强调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学校,如果称赞他或它的教育质量有多高多好,哪只能是欺人之谈。所以,真正的学校教育就必须走教学与科研结合之路,才能使教师双向发展、比翼双飞,才能使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攀升,不断突破,从而最终实现腾飞。

一个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看到学校的过去和现在,还要预见未来。所以,我重申:我们一定要在抓好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争用科研来促教学,用教学来带动科研,使科研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推器”,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Tags:教育科研,学校,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