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出现不诚信的原因,同时亦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多,政策上又大力倾斜,很多大学的招生更趋向于宽进严出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做“四有”人才的阵地,该如何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笔者仅就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考场纪律,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笔者曾在与学生座谈时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者被发现其自身感到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周围人对作弊者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可以抱以同情,我不作弊人家作弊,对我不公平等。对学生而言,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大大降低了作弊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学生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当前大学生的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 2、抄袭成风,瞒天过海 抄袭他人的作业,文章从期刊、报纸摘录或网络上下载作为自己的论文,做实验把实际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等。在学术诚信上,学生往往对于教师和他人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低。不少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未掌握做学问的方法与途径,“剪刀加浆糊”的学习方式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同。 3、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就业诚信调查资料显示,高达60%以上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而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二、大学生出现不诚信原因的剖析 大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不诚信现象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1、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的失信之风、不文明之事被有些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在日常生活中,眼花缭乱的虚假广告、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企业、经营者的拖欠赖帐等;在法制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没有失信惩罚机制,在公民诚信体制上国家在立法、司法、执法上没有达到很好的统一。这些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即使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加之,大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教育”,老实人总是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遵循诚信法则的人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响和诱惑。 2、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强调的是智育教育,灌输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即只要学习成绩好,不管道德、品质高不高。近些年,学校也在不断开展德育教育,但往往也只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而不够重视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对受教育者来讲,更多的是一味的讲大道理,而对大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不够。另外,教师台上红色旋律,台下失信作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培养出学生诚信的品格呢? 3、教育方式、方法及机制等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几年不仅是高校,各类各级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大有从娃娃抓起之势,然而收效不佳。笔者认为现有的诚信教育收效不佳的原因主要有:(1)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2)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大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将德育教育视为政治说教,或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3)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未能引入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范畴,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三、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文明建设出现了新的面貌。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政治思想的提出,中共中央《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的发布,给我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实施方案,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精神基础。 对此,高校各级领导一定要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从深层次去理解《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同时,提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认识,自觉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强化公仆意识,教育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寓于到日常工作中去,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加强领导,善始善终。 2、解放思想,拓宽诚信教育工作的思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思想上更要适应新发展、新观念,思想要解放些,眼界要开阔些,走出狭小意识,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放在国家人才培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进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拓宽诚信教育工作的路子,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建立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首先是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充分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如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在深情款款的演讲朗诵中、在趣味横生的小品游戏中、在热烈参与的发言讨论中明白,只有诚信待人,才能融于班级、融于学校、融于社会、融于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等正面舆论引导人,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教材警示人。以形成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 其次是积极与校外相关单位联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聘请企业知名人士到学校指导诚信教育,讲授一些诚信方面的正反案例;也可组织大学生到讲诚信、重信用的企业参观学习。现在社会上许多生产、经营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向社会和消费者承诺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商品品牌。市场经济活动实践告诉人们,具体的商品是有价的财产,而诚信的声誉则是无价的财富、是未来的财富,使学生直接感受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本质和公民职业道德、企业诚信文化的氛围。 3、建立良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诚信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是落实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目标的必要保障。 一是要健全学校诚信教育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机构和责任部门和辅导员等组员的工作机构;研究制定诚信教育规划和诚信建设考核办法,并就相关事项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监督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等。总之,要把诚信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学校诚信教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总之,“诚信教育”或者说“育人环境”是一个广泛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效果从大方面来看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站在学校、学生角度来讲是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根本任务。对此,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并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真正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共创新时期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Tags: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