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谈多媒体课堂中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及强化

日期:2009-5-4 11:10 阅读: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弱化等一些新问题。本文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在对三所高校6个课程班的18名师生访谈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媒体课堂中高校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主体性强化的主要建议措施。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生动形象、知识面广和吸引力强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多媒体课堂在全国各大高校中被大力推广并迅速普及,部分高校还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和多媒体课堂的占有率作为重要的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之一。然而,随着多媒体课堂的普及,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多媒体课堂因其节奏较快、师生交流较少,往往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强化多媒体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 
   
  主体性指主体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是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指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高校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它强调大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及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具体表现为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三大方面。 
  1.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生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权利,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它是大学生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形成独立意识、批判思维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前提。 
  2. 选择性。选择性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作为能动地认知客体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包括学习的时间、内容、教师的选择和对知识的选择性理解、认识。 
  3. 创造性。作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主要特征。它包括对外在事物的超越和对自身的超越两层涵义,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 
   
  二、多媒体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为了准确的探究当前高校多媒体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状况,笔者对江苏三所高校6个课程班的6名任课教师和12名学生代表进行了访谈,现将反映比较集中的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总结如下五个方面。 
  1. 缺乏师生情感沟通 
  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再塑造和情感的交流过程。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情感阻隔比较严重,大大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访谈情况来看,约有半数的学生反映“教师在大部分时间内,往往是手握鼠标,面对计算机,形同屏幕解说员”,全然忘记了学生这个主体。这样的教学表面看似热闹,实则学生面对屏幕心静如水,收获寥寥,降低了学习效果。 
  2. 抛弃传统教学手段 
  黑板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象征,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黑板随写随看随擦,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内容也可以很方便地增删,好的板书还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看得清楚,思考深入。而多媒体课堂却无法实现这一点,课前准备的课件很难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变化的,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3. 弱化课程教学重点 
  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教学内容事先制作成教学课件并由计算机播演,教师的语言和多媒体界面都是快速流动的。为了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媒体界面的重现率往往较高。然而多媒体界面的频繁更替,将过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眼花缭乱,反而会弱化教学重点。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缺乏优秀课件资源 
  虽然很多高校建设了大量的高标准多媒体教室,但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却很缺乏,整体制作水平不高,鱼龙混杂。部分课件比较死板,难以让学生普遍接受。课件的内容往往是教材上生搬硬套来的,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课件的形式比较单一,颜色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变化或者不够明快,不能做到图文并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课件内容布局有时杂乱无章,教师自己看起来感觉很有章法,但学生看起来却毫无头绪,非常吃力。 
  5. 忽略学生接受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短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大、画面切换速度快,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速度和课堂接受能力,剥夺了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与思考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来不及细看和思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三、强化多媒体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措施 
   
  结合高校多媒体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此提出了强化高校多媒体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五点建议措施。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手段。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了解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指导,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发挥最佳的教学功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 融合传统教学方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手段本无好坏之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手段的抛弃。教师应根据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权衡利弊,灵活机动,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多媒体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板书,讲授过程中要改变屏幕解说员的形象,在讲解过程中要充分配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
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加强课堂情感交流 
  多媒体不应当变成高效的灌输工具,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要注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根据课堂情况把握讲课的节奏和时间,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应通过师生间的眼神交流,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与表现,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节奏。否则势必造成一些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从而无法适应,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4. 建立优秀教学资源库 
  高质量的课件有益于学生主体性的提高。设计课件时要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择多媒体素材,采用直观、形象的图案或动画等形式把问题表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要根据国家
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建立优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实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共享。 
  5.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泛指若干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定结合,其实质是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主要目的是形成一种学习
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以“学教并重”为教学设计理念,构建一个以情境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过渡,以多媒体为辅助技术手段,多维互动贯穿始终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 

Tags:浅谈,多媒体,课堂,大学生,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