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的教育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行的考试制度产生于传统的教育制度,它自然带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考试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终极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课业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既有鉴定的意义,即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也有促进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努力改进学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教育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现行的考试制度产生于传统的教育制度,它自然带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只有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特种水产养殖》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了考试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一、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考试大多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和笔记上的简单重复,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能较容易地通过考试。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有二,一是出现“高分低能”,二是相当部分学生放松学习,考前采取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如果说在前些年,大学里较常见的现象是“上课抄笔记,下课补笔记,考前背笔记”,那么在近些年,这种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上课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上课记笔记的已越来越少,临近考试前,学校各复印点挤满了复印笔记的学生。 传统的考试方法单一,因此不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一些在未来社会很重要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被忽视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方法,都是一种“创新”。而目前这种考试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学习与应用的,而且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考试改革的思考 1. 考试内容的改革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农林院校的大多专业都属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将走向农村、走向生产,因此要求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和生产技能。应重视其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实验中的考查内容应包括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含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分析等。此外,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及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 考试方法和形式的改革 目前高校中的考试大多采用的是课程结束后以闭卷笔试的方法来进行。[据了解,期末考试的成绩在总成绩中一般约占80%。各课程大多采用了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改错、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这种题型使得各课程学科的特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相应的能力也没能得到应有的考查。改革后的考试形式可多种,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验现场考核、撰写小论文、试验设计、课堂讨论等等,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选取几种形式的组合,考试时间也可不限定在期末进行。同时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目前高校考试中大多采取的是教考统一,即从课堂教学、课下辅导、命题、阅卷基本上都是由同一、二个教师完成。这样在考试及成绩的评定中会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采取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等方式。课程总成绩可由几部分组成,某方面成绩的评定可考虑让实验员或学生参与。 三、考试改革的实践 笔者对所承担的《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 1. 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平时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发言、实验、考勤等多项内容。我们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进行了认真的批改,课堂讨论发言也作了记载,有时还抽查学生的发言提纲,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等评分都详细地记入平时成绩一览表。学生的考勤采取随机检查记录的方式。 2. 对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了改革 在期末考试中,除了闭卷,我们还增加了开卷考试(综述、调查报告)、口试。闭卷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课程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大都是客观试题。考试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必备的知识的记忆。在考试时间上我们作了较大的改动,将原来的两节课减至一节课。开卷考试的题目一般在课程结束前4周提出,一般会紧扣课程内容给出3—4个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1个,然后到图书馆或上网或实地调查获取大量资料后予以完成。口试题目的内容包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应用、涉及知识的范围,重点放在后两个方面。口试采取了随机抽签的方式,答题前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性,开卷考试和口试这两种方式由学生任选其一,口试的学生只需在考前两周提出口头申请即可,以便教师准备试题。 3. 对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 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实验占20%,课堂讨论发言、作业、考勤等占20%;期末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为开卷或口试,占总成绩的20%。 近几年的考试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学生上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关心生产和科研进展的人明显增多。第二,学生多方面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的自我训练、自我完善意识增强。讨论课常出现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有的学生还试着给期刊杂志投稿,上实验课的兴趣亦明显提高,如有的小组做某品种的人工繁殖失败后,学生甚至会自己凑钱购置亲本后继续再做。第三,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学生感觉到了考试不是目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在学习中感到了乐趣,有成就感。 考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应看到由此带来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操作趋于繁杂,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推广施行会有一些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教师的随意性和考试的不规范性等等。这些问题能否顺利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试改革的进程,进而对教学的整体改革产生影响。 Tags:关于,课程,考试,改革,思索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