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问卷调查表明,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攻读学位的功利性较强,导师的责任感不强,研究生培养条件不足,研究生管理工作较弱等问题。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及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的过程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近年来每年差不多有将近40%的本科生进入到考研行列当中,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近40万人。研究生们无论在读期间还是学成以后都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然而,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张之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对江西4所高校的951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36人)就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攻读学位的功利性较强 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的压力就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承受之重,加上社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能力现象,不少人选择考研,考研也就被当成了解决就业难题的“救命稻草”。由于考研热和研究生扩招,近年来研究生总体素质下降。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11.69%的研究生为同等学历人员,有40.87%的研究生是跨专业的。在攻读学位目的方面,仅有8.09%的研究生攻读学位的目的纯粹是提高自身素质,而有91.91%的研究生攻读学位的目的是便于就业。研究生与大学生不同,自主学习要求更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更强。但本调查发现,有17.98%的研究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正由于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攻读学位的功利性较强,近年不少研究生导师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即研究生越来越难带、带研究生越来越花力气。 1.2 导师的责任感有待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开展创新型研究的引路人。导师的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份基于上海市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73.5%的男生和86.7%的女生将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导师的充分指导”;有一半研究生认为“导师的充分指导”是使“自己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然而,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13.8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研究生要求不严;有9.0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的学术思想不活跃;有31.76%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成长影响不大;在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有61.78%的研究生反映导师很少过问或不过问。可见,与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要求相比,导师的自身素质、导师的责任感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 研究生培养条件亟待加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研究生们要做出创新性的成果,除有名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外,必须有良好的研究条件。本次调查反映,认为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学位论文研究需要的占52.16%;认为研究平台不能满足学位论文研究需要的占40.48%;认为研究经费不充足达69.30%;有17.25%的研究生不知道自己学位论文在哪完成。 1.4 课程教学有待进一步改革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调查的研究生中,有48.48%的研究生认为课程安排不合理;有37.96%的研究生认为教师授课内容没有反映学科的前沿问题;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24.29%的研究生反映没有聆听校外专家学者授课或作学术报告;而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43%为闭卷,采用读书报告或小论文的为37.65%,开卷的为19.35%。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培养目标,尤其是要按照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要求,加强研究生教学改革,使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能够满足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需要。 1.5 研究生管理工作亟待规范和加强 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历来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一个基本条件。要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高层次人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是不行的。本次调查显示,有53.52%的研究生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43.53%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的管理宽松或基本不管。由于在管理上存在不严或不规范等情况,所以在开展学位论文之前理应或者说必须进行的开题报告也有42.27%的研究生没有进行,且开题报告在第四、五学期进行的占48.8%。有24.91%的研究生提交的开题报告没有进行查新或没有要求进行查新,有33.06%的研究生在提交开题报告时不知道是否掌握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或前沿,故有33.81%的人认为通过开题报告十分容易。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际研究时间(不含论文的写作时间),有9.99%的研究生仅有半年,有29.55%的研究生为1年,其余为1年以上;对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是否容易方面,有14.51%的同学认为比较容易。因此,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研究生,就必须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研究生培养规律,规范和加强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2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对策 2.1 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即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科研平台、图书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的建设。这些问题对于“985大学”而言都不是问题,但对于多数地方高校而言不同程度地都存在问题。加强硬件建设并不是说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不需要出校门,而是要通过加强硬件建设,保障研究生能够查阅到基本的资料,使研究生在导师或导师小组的指导下有较好的实验条件完成绝大部分研究内容。 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严师出高徒,名师育英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密切相关。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总结其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时指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优秀的导师”。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四次入选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成为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博导。李德仁教授的成功就是源于他具有卓越的教育理念,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源于他的学术战略眼光和把握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的能力[2]。怎么让研究生的优秀品格和个性得以正确而充分地发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得到科学研究方面的真才实学、锤炼其为人处事的优良品行是每一位导师的职责。要培训出创新型的研究生,导师自己除了业务上的精湛,恪守学术道德和教育规范,以及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使命感,有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习进程、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负责的责任感。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要根据导师的精力、经费及所在学科的师资状况等因素,对导师一年招收多少研究生有一个限制,以防止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充分和放任自流。其次要严格导师考核制度,提高导师素质。我们不仅要重视导师的遴选关,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质量的考核和奖惩制度。要通过制度明确导师职责和行为规范,要求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对自己的学术声誉、学术地位负责,对自己的岗位负责,把导师水平、责任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挂起钩来。第三,要探讨如何改进导师的指导方式方法,提高指导的效果。一个好的导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研究生如何才能按时毕业,如何才能通过论文答辩,而更多关注研究生的思维方式,鼓励研究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导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外,还要在平时与研究生多交流、多沟通、多讨论,通过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将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使研究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分析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此外,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还要十分重视导师小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小组的作用。 2.3 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的过程管理 (1)突出一个“严”字。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严格要求,才能有利于进步。对学生严格要求其实也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虽然说研究生都已经是成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对其不同的要求,培养出的质量自然会不一样。如果对研究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是不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当然,对研究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仅仅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发多少文章,要发多少影响因子的文章,学位论文有多厚,更重要的是要对研究生的生活、治学态度、使命感、责任感、创新性等方面严格要求,集中的体现是要对论文质量的要严格把关。首先要严格把好开题报告关。做好开题报告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重要一环,是研究生做好学位论文的基础,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和处理文献信息能力的关键一环。可以说一个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导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导师、一个不重视开题报告的研究生是一个没有培养前途的研究生,更谈不上培养出创新型的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和导师小组的指导下,通过开题查新即调研和搜集文献资料,由研究生反复多次独立完成,而不能由导师包办。二是严把论文质量关。作为导师、论文的审阅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了创造性的成果”、“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要求,对论文严格把关,严防滥竽充数。要通过建章立制杜绝讲人情和“菩萨心肠”,真正地实现由“严进宽出”向“严进严出”或“宽进严出”转变。(2)要积极地为研究生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研究生开始一段研究工作后,要让研究生带着问题和想法到其它学校、研究所或企业去请教、去交流。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观念,激发出创新思维,不应该是简单的埋头自学,应该善于与他人交流。通过主动与优秀的专家、学者的交流,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和成功经验,跳出导师和自己的思维框架,激发出新的思维、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3)要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在课程开设中,不能因人设庙,不能仅局限于本校、本单位的教师资源,要有意识安排一些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经验的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二是要有对课程学习灵活多样的评价办法。对研究生要尽可能的少采用命题考试,而应尽可能多采用有利于增强研究生自主学习、有助于研究生不断吸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写作水平的读书报告、小论文等方式。 Tags:关于,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