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令人忧

日期:2007-5-8 18:59 阅读:
在山东一些农村地区,越是规模小的学校,教师老龄化越严重;越是偏远的乡镇,教师老龄化越严重;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市,教师老龄化越严重。

  魏老师是山东省一所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已55周岁了,但仍肩挑该校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任。他说:“在我们学校,像我这样50岁左右的老师仍是主力。我们学校共40多名教师,45周岁以上的就有26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山东一些农村地区,像魏老师这样在知天命之年而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大有人在。这是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半数以上年近半百

  记者对魏老师所在市10个乡镇的33所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状况的调查显示,在这10个乡镇33所小学的602名教师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有327人,占总数的54%。其中位于偏远山区的甲小学共有教师39名,45周岁以上的29名,占74%;乙小学共有教师6名,45周岁以上的5名,占83%;丙小学共有教师8名,45周岁以上的7人,占87.5%。而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则少得可怜,甲乙丙3所小学分别为1人、无、无。有一个偏远乡镇共有小学教师141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有21人,占14.8%,其中有4所小学没有35周岁以下的教师。

  记者又对该市几个周边县市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同小异。而且记者发现,越是规模小的学校,教师老龄化越严重;越是偏远的乡镇,教师老龄化越严重;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市,教师老龄化越严重。

  严重影响农村新课改

  调查中,县市教育局的领导和乡镇中心校负责同志都反映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位镇教办主任告诉记者,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二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仍延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使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举步维艰;三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青黄不接根源何在

  这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农村教师老龄化的根源何在呢?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教师难以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尽管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大多数县市农村教师的工资是由乡镇财政划拨到县市财政,再由县市财政统一发放,实质上仍由乡镇财政负担。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乡镇财政紧张,能保住现有教师的工资就不错了,无力再承担新分配教师的工资,因此,乡镇政府普遍拒绝接收新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致使有的乡镇教师虽然十分紧缺,却无法补充新鲜血液。

  二是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使很多青年教师纷纷外流。某山区乡镇中心校文校长告诉记者,该镇1998、1999两年分来9名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但现在已有8人通过考选、调动等途径进入城区学校任教。

  三是由于农村教师紧缺,多数乡镇便采取“先保初中后顾小学”的策略,初中缺教师了就从小学调,年复一年,小学的青年教师便基本被调光了。

  专家呼吁尽快解决

  新教师进不去,年轻教师又外流,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便不可避免。而且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分析,如果这一问题不马上着手解决,不光会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加剧城乡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若干年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将出现老教师退休、大批青年教师被迫顶岗的青黄不接现象和中青年教师的断层现象,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更是严重失调,那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就更大了。

  有关教育专家呼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是要调整教育投入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青年教师安心从教,遏制农村青年教师外流。二是每年选拔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三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或任教。四是改革教师内退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

 

Tags: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令人